第83章 帶著倆徒弟上門技術輸出第一單 (第2/3頁)
重燃1978:工業神手從修車鋪開始 一打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前也想過辦法。比如更換過部分老化的熱電偶,也嘗試調整過燃燒器的角度和燃料配比,甚至加裝過簡易的擋風板試圖勻化溫度……”
他指著記錄本上的資料。“效果都微乎其微。溫度波動還是很大,廢品率降不下來。”
旁邊的王師傅也湊了過來,他是廠裡的維修老師傅,對這窯爐感情複雜。
“這窯是當年老大哥援建的,設計思路跟咱們現在的不一樣。”王師傅咂了咂嘴,“結構死板,很多地方牽一髮而動全身。比如那燃燒室的耐火磚砌法,還有煙道的設計,我們摸不透徹,真不敢大動干戈,怕改了還不如原來呢!”
他的話代表了廠裡很多老師傅的心態:對老舊裝置的不滿,以及對貿然改造的擔憂。
周同和看著李向前,眼神充滿期待。“小李師傅,你是行家,你給看看,到底問題出在哪?有沒有什麼好法子?”
劉虎看著那些複雜的圖紙,眉頭微皺,顯然超出了他目前的理解範圍。
張峰則努力地對照著圖紙和他剛才在現場看到的東西,在本子上快速記錄著什麼,雖然很多東西他也不懂,但學習的態度很端正。
李向前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沒有立刻回答周同和的問題。
他看向陳工。“剛才現場看到,A窯的熱電偶,特別是中段那幾個,響應速度似乎很慢,而且指示數值和實際爐溫體感差異很大。你們更換的頻率和型號是?”
陳工愣了一下,翻找記錄。“是換過,大概…半年前換過一次。型號是…就是廠裡常用的那種高溫型號,具體的編號我得查查。”
李向前又轉向王師傅。“鼓風機的噪音很大,執行起來震動也明顯,軸承檢查過嗎?風量穩定性對燃燒影響很大。”
王師傅搓了搓手。“是響,一直這樣。軸承…好像是加過幾次油,沒拆開看過,那玩意兒拆裝麻煩。”
他問的問題,都精準地指向了【破障之眼】發現的關鍵薄弱環節,但聽在周同和、陳工等人耳中,只覺得這個年輕人觀察細緻,問到了點子上。
周同和催促道:“陳工,王師傅,小李師傅問的,你們趕緊查清楚!”
李向前再次將注意力投向桌上的圖紙。
老舊的蘇式設計,用料紮實,但也確實存在結構冗餘、熱工效率低下的問題。
結合【破障之眼】的診斷資料和【基因圖鑑】帶來的熱流控制靈感,一個大膽的改造方案輪廓逐漸清晰。
不僅僅是更換感測器、修復硬體那麼簡單。
要動結構。
要最佳化熱力迴圈。
這比改造反應釜的難度,高了不止一個層級。
陳工還在翻著厚厚的記錄本,查詢著熱電偶的具體型號。
他們之前內部討論,也隱約觸及過這些方面,但從未像眼前這個年輕人這樣,直指要害,條分縷析。
李向前收回視線,重新落在那張結構複雜的窯爐總裝圖上。
蘇式設計,用料厚道,結構也確實如王師傅所言,有些死板。
但【破障之眼】反饋的窯體熱量散逸資料,感測器老化程度,風道實際氣流擾動情況,清晰地勾勒出問題的核心。
再結合【基因圖鑑】中那些關於生物結構保溫、熱量迴圈利用的零碎資訊片段……
一個改造方案的雛形,在他腦中快速成型。
他開口了,聲音平靜,不大,卻瞬間壓過了陳工翻動紙頁的嘩啦聲。
“周廠長,陳工,王師傅,根據我的初步判斷,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所有人都停下了動作,看向他。
“第一,窯體關鍵部位保溫效能嚴重不足,熱量散逸過大,這是能耗高、溫區不穩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