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機械廠技術科的實驗室。

幾臺平日裡甚少動用的精密裝置,此刻正對著幾份粘稠的油脂樣品,探針閃爍,記錄著資料流。

劉工俯身在一臺光譜分析儀前,鏡片後的雙眼緊盯螢幕上跳動的曲線。

他身後,兩名年輕技術員屏息操作著粘度計和高溫油浴鍋,動作謹慎,額角滲出細汗。

這次檢測,動用了科裡壓箱底的傢伙什,甚至借調了隔壁車間用於軍工專案校準的裝置。

標準,是劉工親自定的,參照了李向前送來的那份《企業質量控制標準》,又額外增加了幾項更苛刻的條件。

對“前進牌”潤滑脂的全面檢測,開始了。

李向前推門進來時,劉工剛直起身。

“劉工,您要的樣品和資料。”李向前將一個密封的鐵盒和一疊檔案放在實驗臺上。

鐵盒裡是不同批次的潤滑脂樣品,檔案則是生產工藝流程圖和基礎配方說明。當然,關鍵的核心助劑部分,他做了模糊化處理。

劉工拿起那疊檔案,快速翻閱。紙張上的字跡工整,流程清晰,配方說明雖然有所保留,但邏輯嚴謹。

他沒多問,只點點頭。“放這兒吧。”

李向前環視一週,看到那些運轉中的精密儀器,心下了然。

“辛苦各位師傅了。”他朝那兩個年輕技術員頷首。

“份內事。”劉工替他們回了一句,目光重新落迴檔案上。

李向前沒再打擾,轉身離開了實驗室。

看著他離開的背影,劉工拿起一份樣品標籤,又對照了一下檔案。這份坦誠配合的態度,不像心裡有鬼的樣子。

可技術容不得半點含糊。資料,才是唯一的答案。

檢測持續了近一週。

前進廠的氣氛有些壓抑。孫強和劉虎幹活時都悶著頭,話少了許多。

“向前哥,外面傳得越來越難聽了。”孫強擦著手上的油汙,湊到李向前身邊,壓低聲音。

“紅星廠那邊有人說,檢測出問題了,什麼酸值超標,腐蝕金屬……”

劉虎在旁邊聽著,拳頭不自覺握緊。

李向前正在檢查剛下線的一批產品,動作沒有絲毫停頓。

“還有鼻子有眼的,說看到檢測報告草稿了,好幾項不合格。”孫強越說越氣,“肯定是張德彪那老小子在背後搗鬼!”

李向前擰緊一個油桶蓋子,站直身體。

“讓他們說。”

他的平靜讓孫強有些急。“哥,這……”

“結果沒出來之前,說什麼都沒用。”李向前打斷他,“做好我們自己的事。記錄都做好了?”

“都記著呢。”劉虎連忙應聲。

李向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沉住氣。”

謠言的浪潮拍打著前進廠這艘小船。他清楚源頭在哪,也預料到了這種手段。

但辯解無用。他把評判權交給了紅星廠,交給了資料。

現在,只需等待。

一週後的下午。

紅星廠技術科。

最後的幾組資料錄入電腦,印表機開始工作,發出咔噠咔噠的聲響。

十幾頁的報告,帶著油墨的溫熱,被整齊地裝訂好。

劉工拿起報告,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一遍。

每一項資料,每一個圖表,每一個分析結論。

他推了推眼鏡,表情複雜。驚訝,難以置信,還有一種技術人員看到優秀成果時的本能興奮。

旁邊一個年輕技術員忍不住探頭。“劉工,這結果……”

劉工抬手止住他。“按流程,歸檔,通知前進廠。”

他拿起桌上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