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如無形的毒蛇,悄然纏繞上前進廠的聲譽。

李向前站在窗邊,車間裡改造後的反應釜正發出沉穩的轟鳴,熱氣蒸騰。趙國棟電話裡的每一個字都像冰冷的針,刺破了生產步入正軌帶來的短暫安寧。

成分有問題?腐蝕機器?品控不穩?甚至還有所謂的“檢測報告”?

張德彪,果然換了打法。

直接攻擊產品根基,試圖動搖客戶的信任。這種手段,比之前的假冒偽劣陰損百倍。

公開辯解?只會越描越黑,落入對方預設的圈套。

唯一的辦法,就是將一切攤在陽光下,用無可辯駁的事實,徹底擊碎這些汙衊。

他需要一個權威的證明,更需要一套能讓所有人閉嘴的標準。

李向前轉身離開辦公室,留下滿臉擔憂的孫強和劉虎。

他騎上那輛半舊的二八大槓,頂著初夏略顯燥熱的風,直奔紅星機械廠。

技術科辦公室裡,劉工正戴著老花鏡,對著一張複雜的齒輪圖紙蹙眉研究。

李向前沒有過多寒暄,直接將前進廠目前遭遇的困境和盤托出,包括那些針對產品質量的惡毒謠言。

劉工放下手中的鉛筆,身體微微後仰靠在椅背上,手指無意識地在桌面輕叩。他聽得很仔細,表情嚴肅。

“……所以,劉工,”李向前看著他,語氣誠懇,“光我們自己喊破嗓子說沒問題,沒人信。我想請您,也請紅星廠技術科,對我們的‘前進牌’潤滑脂,進行一次最全面、最嚴格的檢測。”

他停頓了一下,加重了語氣:“檢測專案,您來定,標準可以參考國內最好的,甚至國外的。我們需要一份正式的、詳細的、能堵住所有人嘴的檢測報告。”

這無異於將自己的產品徹底扒光,放在最挑剔的目光下審視。

劉工停止了敲擊桌面的動作,抬眼看向李向前。眼前這個年輕人,面對如此惡劣的攻擊,沒有慌亂,沒有憤怒指責,反而提出了這樣一個近乎苛刻的自我檢驗要求。

這需要極大的底氣。

“小李師傅,”劉工緩緩開口,聲音一如既往的沉穩,“你這個想法,是對的。技術問題,最終還是要靠資料說話。捕風捉影的東西,在事實面前不堪一擊。”

他站起身,走到旁邊的檔案櫃,翻找起來。

“我們紅星廠作為使用者,對供應商的產品質量進行嚴格把關,本就是分內之事。之前我們做的測試,主要是針對實際使用效能。既然現在有人質疑基礎理化指標,那我們就測個徹底!”

劉工的表態斬釘截鐵。

“這件事,我來安排。裝置、人手,我協調。儘快給你一個結果。”

“謝謝劉工!”李向前心頭一塊大石落地。

離開紅星廠,李向前沒有絲毫放鬆。外部的權威檢測是反擊,內部的自我提升才是根本。

回到前進廠,他一頭扎進辦公室,鋪開了紙筆。

腦海中,【破障之眼】資訊庫裡那些零散的,關於未來潤滑油標準、檢測方法、關鍵新增劑作用機理的碎片知識,開始被他強行調動、整合。

粘度指數、閃點、傾點、凝點、酸值、殘炭、水分、機械雜質、銅片腐蝕、氧化安定性、極壓抗磨性……

一個個專業名詞,對應著具體的數值範圍和嚴苛的檢測方法。

他結合前進廠現有產品的實際效能,以及目前有限的檢測條件,逐條逐項地制定著標準。

這不僅僅是一份應對當前危機的防禦性檔案,更是一份面向未來的產品質量承諾。

他要制定的,是一套遠超這個時代普遍認知的,《“前進牌”特種潤滑脂企業內部質量控制標準》。

整整一個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