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報紙頭條吹爆街道小廠 (第1/2頁)
重燃1978:工業神手從修車鋪開始 一打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紅旗廠燒結窯改造成功的訊息,沒用幾天就傳遍了市裡。
尤其是廢品率銳減近九成,能耗降低四分之一這兩個硬邦邦的資料,像長了翅膀,飛進了各個工廠領導和技術員的耳朵裡。前進五金廠,李向前,這兩個名字被反覆提及。
沒過幾天,一輛伏爾加轎車停在了紅旗搪瓷廠大門口。市經委主管工業和節能工作的馬副主任親自帶隊,下來考察。
周同和激動得臉膛發亮,幾乎是小跑著迎上去。“馬主任!歡迎歡迎!您可是稀客!”
馬副主任五十歲上下,面容嚴肅,不苟言笑,只是微微點頭。“周廠長,聽說你們廠搞技術革新,節能降耗效果顯著,我們來看看。”
一行人直奔改造後的燒結窯。嶄新的控制櫃,整潔的佈線,還有那依然散發著餘溫的窯爐,都透著一股不同以往的氣息。
周同和指著還在緩慢降溫的窯爐,聲音洪亮。“馬主任,您看!這就是我們請前進廠的李向前師傅改造的燒結窯!效果?那是立竿見影!廢品率從過去的百分之三十,現在降到了百分之三點三!能耗,更是實打實地降了百分之二十五!”
他側過身,把站在旁邊的李向前推到前面。“這位就是李向前師傅!年輕有為啊!這次改造,全靠他的技術!”
馬副主任的視線落在李向前身上,帶著審視。“小同志,是你主持的改造?”
李向前平靜地點頭。“是的,馬主任。我們主要做了三方面改進:強化保溫,引入【多點智慧溫控系統】,以及最佳化了窯爐內部結構。”
“哦?智慧溫控?仿生結構?”馬副主任顯然對這些新名詞很感興趣。“具體說說。”
“【智慧溫控系統】,是透過多個高精度感測器實時採集溫度資料,由我們編寫的控制程式進行模糊邏輯運算,自動調節燃料和風門,實現精確控溫和快速響應。”李向前指了指控制櫃,“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溫度波動對產品質量的影響,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燃料浪費。”
“至於【仿生結構最佳化】,”他頓了頓,“主要是借鑑了一些自然界中高效的熱交換和力學結構原理,比如我們重新設計的擋火牆,運用了類似海螺殼內部的渦流引導結構,讓熱量在窯內迴圈更充分,提高熱利用率,減少排放熱損失。”
他解釋得條理清晰,既點出了核心創新,又沒有過多涉及【破障之眼】和【基因圖鑑】的來源,只說是“借鑑”和“最佳化”。
馬副主任聽得很認真,不時點頭,又問了幾個關於材料、成本和施工週期的問題。李向前都一一作答,資料翔實,邏輯嚴密。
陳工也在旁邊補充了一些改造前後的具體對比資料,王師傅則激動地描述著工人們現在操作起來多麼省心,產品質量多麼穩定。
考察隊伍裡的幾個技術幹部低聲交流著,臉上都帶著驚訝和讚歎。這種程度的改造效果,他們聞所未聞。
馬副主任圍著窯爐走了一圈,又仔細看了看控制櫃螢幕上殘留的執行曲線,最後停在李向前面前。
“小同志,思路很新,膽子很大,效果也確實驚人。”他嚴肅的臉上難得露出一絲讚許,“你們前進廠,雖然是個街道小廠,但在技術創新上,走在了前面。”
周同和在一旁聽得心花怒放。
馬副主任轉向周同和:“老周,你們紅旗廠這個節能改造的經驗,非常好!值得在全市工業系統推廣學習!”
他又看向李向前:“前進五金廠,也要重點關注。這種立足自身,大膽革新,攻克技術難題的精神,正是我們當前最需要的!市裡會考慮,把你們廠樹立為‘民營科技創新’的一個典型,給予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支援。”
這話一出,周同和激動得差點跳起來。李向前心中也是一動,官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