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識,就是開啟認知侷限的鑰匙。

只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不斷拓寬我們的認知邊界,讓我們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比如,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到來之前,很多人對於“免費+增值”的商業模式不理解,認為免費的東西一定沒好貨。

但是,當騰訊透過免費聊天吸引使用者,再透過遊戲增值服務賺錢的時候;

當360透過免費防毒吸引使用者,再透過瀏覽器廣告賺錢的時候;

當抖音透過免費短影片吸引使用者,再透過直播打賞、廣告變現的時候……

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來免費的東西也可以這麼賺錢。

這就是學習新知識帶來的認知提升。

再比如,在區塊鏈技術出現之前,很多人對於“去中心化”“分散式賬本”“智慧合約”等概念不理解,認為這些都是騙子編出來忽悠人的。

但是,當比特幣從一文不值漲到幾萬美金一枚的時候;

當以太坊、瑞波幣、萊特幣等數字貨幣紛紛崛起的時候;

當各種區塊鏈應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的時候……

很多人才開始意識到,原來區塊鏈技術真的可以改變世界。

這也是學習新知識帶來的認知提升。

第二,多和牛人交流。

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名師指路,其實就是和牛人交流。

因為牛人往往已經取得了我們夢寐以求的成功,他們走過的路、踩過的坑、吃過的苦、掉過的淚,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

如果我們能夠和牛人交流,就能夠站在他們的肩膀上,看到更遠的風景,學到更多的經驗,避免更多的錯誤。

比如,馬雲在創辦阿里巴巴之前,曾經去美國拜訪過比爾·蓋茨,向他請教網際網路行業的趨勢和未來。

雖然比爾·蓋茨沒有直接給馬雲投資,但是他的建議和啟發,讓馬雲更加堅定了做電子商務的決心和信心。

這就是和牛人交流帶來的認知提升。

再比如,馬化騰在創辦騰訊之前,曾經在深圳賽格科技園工作過,當時那裡有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和創業者。

馬化騰經常和他們交流技術、產品、商業模式等方面的想法。

這些交流,讓馬化騰對於網際網路行業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和認識,也為他後來創辦騰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也是和牛人交流帶來的認知提升。

第三,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只有保持好奇心,才能夠不斷探索未知領域,發現新的機會和可能。

比如,喬布斯就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人。

他對於科技、藝術、人文等領域都有濃厚的興趣,經常把不同領域的知識和理念融合在一起,創造出顛覆性的產品和服務。

比如,他把電腦和音樂結合在一起,創造了iPod;

把電腦和手機結合在一起,創造了iPhone;

把電腦和平板結合在一起,創造了iPad……

這些都是好奇心帶來的認知提升和創新成果。

再比如,埃隆·馬斯克也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人。

他對於太空、能源、交通等領域都有濃厚的興趣,經常提出一些看似不可能實現的想法和目標。

比如,他要把人類送到火星上;

他要用太陽能替代化石能源;

他要用電動汽車替代燃油車……

雖然這些想法和目標都充滿了挑戰和困難,但是馬斯克卻憑藉好奇心和執行力,一步步把它們變成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