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生產產品,是廠家的事;賣貨,是渠道商的事;花錢買東西,才是消費者的事。

消費者要是自已生產產品,自已開店賣貨,肯定費時費力,還不討好。

既然不討好,那就別幹。

消費者就應該好好享受花錢的樂趣,把生產產品和賣貨的事,交給廠家和渠道商去做。

3. 案例分析

小米:只做產品,不做渠道

小米是手機廠家,但小米從不自已開店賣手機,而是把手機賣給渠道商,讓渠道商去賣。

小米的渠道商是誰?

小米的渠道商有三個:電信運營商、京東等電商平臺、小米之家。

電信運營商為什麼願意賣小米的手機?因為小米的手機價效比高,運營商可以拿到更多的返點。

京東等電商平臺為什麼願意賣小米的手機?因為小米的手機價效比高,平臺可以吸引更多的流量。

小米之家為什麼願意賣小米的手機?因為小米的手機價效比高,小米之家可以拿到更多的提成。

所以,小米的手機,根本不愁賣。

小米呢?就可以專心做產品,不用考慮賣貨的事。

當然,小米為了掌控渠道,也做了小米之家,但小米之家不賣手機,只賣小米的生態鏈產品。

為什麼?

因為手機的利潤太低,而且競爭激烈,小米要是靠小米之家賣手機,根本賺不到錢。

而小米的生態鏈產品,利潤高,競爭小,小米要是靠小米之家賣生態鏈產品,可以賺到更多的錢。

所以,小米之家不賣手機,只賣生態鏈產品。

這就是小米的生意經:只做產品,不做渠道。

京東:只做渠道,不做產品

京東是電商平臺,但京東從不自已生產產品,而是把廠家的產品,賣給消費者。

京東為什麼能成功?

因為京東只做渠道,不做產品。

京東知道,自已要是做產品,肯定幹不過廠家。所以,京東就專心做渠道,把廠家的產品。

京東知道,物流是電商的瓶頸,誰掌握了物流,誰就掌握了電商的未來。所以,京東就自建物流,保證產品的配送速度和服務質量。

第二件事,打擊假貨。

京東知道,假貨是電商的毒瘤,誰要是敢賣假貨,誰就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