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北,加油,爭取首秀進入前六!”
“加油,車手北!”
“中國最強f1車手,讓老外看看你的實力!”
“車手北,你也會成為世界最強的f1車手!”
不知道是不是隻有最為狂熱的粉絲,才會擠到車手通道等待陳向北的經過。
亦或者是中國車迷們,見到了練習賽跟排位賽期間對陳向北不友好的場面。
這一刻鼓勵跟支援的聲音,佔據了絕對的主流。
“謝謝,謝謝,我會加油。”
陳向北不斷的揮手致意,心中有著一股說不出來的感慨。
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沒有絕對的喜愛跟憎惡。
無論何時,自己背後都有著支持者!一步步來到賽道的車手聚集區,這裡已經停著一輛改裝花車,車手們等待著巡遊活動的正式開啟。
說實話,對於各支車隊的f1車手,陳向北不算陌生。
從最初的f3墊場賽算起,再到賽季結束的冬測期,又到今天新賽季的揭幕戰正賽,已經見過了許多面。
可是陳向北對這些車手,依舊不熟。
一方面是雙方沒有太多的交集,身處不同車隊就相當於“各為其主”,再加上又是賽道上同場競技的對手,最多就是碰面握個手打個招呼,想找點共同話題都難。
另外一方面則在於,陳向北中國車手的身份。
種族歧視算是圍場內避開不了的話題,從f1賽車誕生之初,這就是屬於白人的貴族運動。
很多時候相比較足球,籃球等專案,f1種族歧視言論受限於高學歷跟高逼格的存在,表現的其實並不明顯。
但這並不意味著不存在!就好比後世紅牛顧問馬爾科,曾在佩雷茲狀態低迷期間公開宣稱,南美人無法擁有維斯塔潘那樣專注的頭腦。
毫無疑問,這句話背後隱藏的深意,就是種族歧視。
要是佩雷茲還是紅牛旗下車手,雙方同一個團隊共識多年,抬頭不見低頭見好歹有些情分存在,馬克爾能說出這樣的話語,當時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同樣例子還有維斯塔潘岳父老皮奎特,面對採訪下意識把漢密爾頓稱呼為“小尼格”。
要知道這都已經二十一世紀了,“政治正確”在歐美已經成為了主流,依舊還能出現這種情況,只能說某些思維其實早已根深蒂固。
當然,陳向北被冷遇,並不完全歸咎於什麼“種族歧視”。
更多還是在於他“人設”的不討喜,以及缺乏歐洲訓練跟比賽基礎。
以往中國運動員亦或者說亞洲車手的形象,絕大多數都是謹小慎微,寧願自己吃點虧都不願得罪人的那種,就差沒有把好欺負三個字寫在臉上。
這種毫無威脅的人,自然容易受到“喜歡”。
陳向北卻截然不同,低階別賽事狂妄就不說了,新賽季釋出會照樣肆意張揚,排位賽更是強硬無比的插隊蘇蒂爾,展現出他硬茬風範。
毫無疑問,這種車手有“魚雷”傾向跟勇氣。
另外f1車手其實是個非常小的圈子,今天踏入圍場的車手,大多數在幾歲時候就接觸過,成為了隊友或者說對手。
比如說漢密爾頓、蘇蒂爾、庫比卡這幾個,就是從小比到大。
陳向北沒有這種經歷,不熟就很正常。
等待花車巡遊的階段,眾車手交談甚歡,就連新賽季佩特洛夫、迪格拉西、特魯利等幾位新人,都很快融入了進去得到熱情歡迎。
唯有陳向北,還是孤零零的站在一側,有些不知所措。
“要不要我幫你介紹一下?”
特魯利的聲音從耳旁響起。
相比較陳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