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洞口能引導氣流透過尾翼下放,可以讓貝爾總監多關注下。”

陳向北儘量用著淡定的語氣回了一句,他相信只要略微提醒一下,按照鮑伯·貝爾的能力跟才華,絕對可以快速弄明白f導管的工作原理,從而下一步試裝到賽車中期升級。

“這你也懂?”

布里亞託利語氣十分驚豔,哪怕陳向北從加入本田鈴鹿賽車學院算起,至今也沒有超過兩年時間。

他的汽車工程專業知識,能做到憑藉一張照片,就判斷出賽車座艙洞口的作用,天才恐怕都沒有這麼誇張吧?“嗯。”

非常簡單的點點頭,陳向北就轉身朝著車手休息室走去。

解釋越多,漏洞就越多。

布里亞託利的性格,只要不涉及到利益這種核心問題,其他壓根就不重要,很快就會被忽略。

洗了個澡換身衣服出來,陳向北看到特魯利正坐在沙發面前,觀看著自己的排位賽第一視角錄影。

同樣是用一套紅軟胎跑q3,特魯利沒有冒險去推兩個飛馳圈,亦或者他覺得推不出來更快的速度,就沒必要去做這種毫無意義的舉動。

結果他沒有想到,陳向北最終提升了一個名次。

特魯利很好奇,陳向北到底是如何做到這一點!雙方答應過資料共享,只是特魯利礙於老將的顏面跟尊嚴,沒有去檢視陳向北的調校反饋,以及第一視角車載錄影。

現在面對一次次的落後,特魯利已經意識到中國新秀,可能要遠遠比自己預料的更強,他並不是靠著中國資本收購車隊股份,才得以獲得正式車手的合同。

陳向北,真有可能憑藉的是實力。

面對特魯利這個舉動,陳向北沒有聲張,默默走出車手休息室,返回了下榻的酒店休息。

整個下午跟晚上期間,陳向北都沒有進行高強度體能訓練,更多是在房間裡面看著排位賽的電視轉播,試圖學習四大車隊“強者”的開法跟走線。

他很清楚f1領域裡面的落後,看似差距微乎其乎,實際上可能是一道越不過去的天塹。

速度再提升那麼一點點,同樣的走線就會有失控的風險!

上輩子陳向北天賦有限,說實話只能算箇中庸的車手,就算最終能靠著贊助跨越f1賽車的門檻,上限估計也就是在十五名左右徘徊。

保守的風格不會出現太多車損,成為馬澤平跟拉提菲這樣的導演。

同樣也開不出什麼突破自己的“神之一圈”,讓世人為之側目。

天賦決定上限,這種水平就算去學習其他車手,都感受不出操控細節的精妙之處。

就好比維斯塔潘這麼多隊友,諸如阿爾本、勞森、角田裕毅等等,他們開不好紅牛極致偏向的“特調車”,難道不會去模仿跟學習嗎?答案就是學了也沒用。

同樣的走線,維斯塔潘車感能控制住賽車甩尾,你去模仿複製絕對會失控。

現在的陳向北不同了,他能感知到賽車的動態平衡變化,知道某些走線操控的極限在哪裡。

再去看其他車手比賽影片,就有著別樣的領悟。

特別是現在處於上升期的維特爾、漢密爾頓,羅斯伯格,以及處於巔峰期的阿隆索、巴頓等等,都能給陳向北帶來進步。

酒店的夜晚很平靜,外界卻掀起了一場輿論風暴。

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賽事之一,f1揭幕戰排位賽成績各路媒體都報道了出去。

觀眾們驚訝的發現,賽前名不見經傳還被暗示靠付費獲取席位的中國車手,居然拿到了全場第七的排名,力壓了一眾知名車手!特別是bbc趁著熱度,還專門給陳向北寫了一篇專題。

《最強新人已經出現,中國車手北能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