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德託,我這一圈排名第幾?”
陳向北開口詢問了一句,他此刻聲音明顯有些發虛。
高強度的三節排位賽下來,雖然看似只推了幾個計時圈,但事實上這幾圈全部都是拼盡全力拿命去推那種,中間十分鐘休息根本就不夠喘息。
特別在巴林賽道的高溫加持之下,防火內衣再加上厚重的賽車服,以及方程式賽車那開放式的座艙,就相當於三十多度的炎炎夏日裡面,穿著一套厚重棉襖在太陽底下暴曬!
對了,算上密不透風全盔的話,比戴個“大棉帽”還難受。
這種體驗是陳向北上輩子沒經歷過的,畢竟f2、f3級別的墊場賽考慮物流成本,基本上都是在歐洲區域舉辦,溫度最高也就是二十多度的樣子。
二十多度跟三十多度,別看僅相差十度,實際體驗天差地別。
難怪後世巴林會被改為夜戰,這大中午的排位賽,哪怕f1車手身體素質都屬於人類頂尖的那種,依舊有些難以承受。
“第七。”
奧德託依舊保持著他“高冷”風範,很簡單的回了一句。
可是這次回答完之後,他又補充道。
“不錯。”
其實對於一名f1新人而言,首秀排位賽晉級q3就已經值得大吹特吹,更別說戰勝老年隊友拿到第七的排名。
奧德託本想更直白露骨的稱讚陳向北,只不過考慮到真正決定成績的正賽還未來臨,很多東西都得悠著點好。
排位賽情緒的波動,表明陳向北終究還沒達到“汽車人”的程度,稱讚太過很容易讓年輕人驕傲自滿。
【第七?】
聽到這個排位,陳向北心境有些複雜。
既高興,又有些不滿意。
廢氣擴散器的應用,讓tf110賽車贏在了起跑線上面。
過彎極限速度就是最好的證明,目前hrt賽車僅次於紅牛的rb6,達到了圍場前二的水平。
問題是這種領先,很難做到全賽季。
長則三五場比賽,短則下一場分站賽,大車隊研發就能模仿複製出來。
甚至“御三家”級別車隊研發基地裡面,已經有了新的空氣套件,只是考慮到缺少實戰成績驗證,暫時沒有裝配到賽車上面而已。
就如同去年的雙層擴散器一樣,幾場比賽之後成為了車隊人均標配,導致中期布朗gp車隊成績差點崩盤,靠著出售股份給戴勒姆集團跟阿布扎比投資局,才最終穩定了局勢。
hrt領先優勢能撐多久,陳向北不知道。
但他知道被追上來,絕對是時間問題,這就是大車隊跟中小車隊之間的本質區別。
雙方的研發基礎跟底蘊差距,根本就不是短短一個賽季就能彌補。
強如梅奔這樣的世界頂級車企入場,依舊蟄伏了數個賽季,才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八冠王朝。
雖然理智告訴陳向北,首賽季爭冠更像是一個口號,亦或者說遙不可及的夢想。
說出來有可能被人嘲笑的那種。
但不被嘲笑的夢想,就沒有去實現的價值。
陳向北依舊想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如同去年布朗gp車隊那樣,透過前期技術領先期建立起足夠的優勢護城河,哪怕中後期其他車隊追上來了,依舊能笑到最後。
第七名的排位賽成績,很明顯不夠!哪怕巴林薩基爾是一條很好超車的賽道,tf110長距離優勢還不如排位賽,提升名次的難度會比預想中更高。
陳向北這邊想的很多,賽事解說卻陷入了驚歎。
“why?這怎麼可能?”
埃米爾下意識說出這句話,他本以為第八就是陳向北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