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知道這地下埋著煤礦和鐵礦,而且埋藏很淺。他上輩子就是吃這口飯的,全國大多數礦產分佈心中明瞭。特別清楚的就是山西這塊,他的導師在這般有專案。

繞了很多天,終於趕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平陶城。田豐、張鈞、郭圖等人帶著太原府規模龐大的官吏團等候多日。

呂青帶著親衛們紮營修整,這些天他們已被折磨得夠嗆。盔甲上滿是塵土,早沒有剛出發時的意氣風發。身上雖狼狽不堪,但氣質變得更加彪悍。

平陶縣府裡,呂喬卸下了全套麒麟甲盔。洗去征塵後,換上郡守官服,儒雅而威嚴。

他也顧不得休息,領著眾官吏去視察平陶城外昭餘澤。

昭餘澤乃是天下九澤之一,此時面積與洞庭湖相仿。而後世完全消失,只因湖面雖廣,但水淺。

呂喬走在湖岸邊,只見煙波浩渺。大湖一眼望不到頭,只能看到湖中很多突出的小島點綴著。

“如何?”呂喬對著田豐問道。

“或許可行。但還不知會遇到哪些問題。”田豐回答得有些勉強。

張鈞皺著眉沉思,聽聞這個計劃有些時日。但依舊對呂喬的奇思妙想有些震撼。

這時郭圖大聲說道:“這昭餘澤如此廣闊,此計劃定難成功。還不如老老實實的開荒山林。”

呂喬看了郭圖一眼,向著他點了點頭。本來呂喬並沒有多少信心,但郭圖都主動說不行了。那就肯定是能行的。

在晉陽城外,呂喬已見識過這個時代的開荒。

難度比預料中大很多。開挖樹根,平整土地,搬運石頭。辛勞不說,開荒用的工具很多都是木頭,效率很低。

呂家這一年多練的鋼鐵大部分都變成甲冑兵器,呂喬也沒辦法變出太多鐵來。

這開荒效率要開出能夠養活六十萬人口的土地,沒有幾年時間基本不可能。

這還是河谷平原上開荒。要是在山地上,不知難到何種地步。

所以呂喬決定另闢蹊徑,圍湖造田。這在後世是稀鬆平常的,但此時還算是稀奇事。

只在湖邊走了一會,鞋底都是厚厚的黑泥。這昭餘澤數千年積存的淤泥不知有多厚多肥,還有比這更好的土地麼。

既然這大湖在後世完全消失,那麼提前一些也未嘗不可。

湖底平,湖面廣,容水量有限,常發水患。周圍城市都離昭餘澤有些遠,中間都是灘塗沼澤。

雖然圍湖造田會讓湖泊容水量近一步減弱。但呂喬決定在圍湖造田的同時,建立堤壩。

因為昭餘澤有其特殊性。和其他湖泊不同,昭餘澤出水口和進水口距離很近。

完全可以建立一道堤壩將其圍起來。在周圍城市開挖水庫,用挖水庫的泥土建堤壩分割湖面,又可解決周圍城市土地的澆灌用水。一舉兩得。

只是這種大工程,人力財力耗費驚人。但呂喬現在就是不缺人,不光是六十萬漢民。源源不斷的牛羊和匈奴戰俘被押送到大湖周圍。

天下雖動亂不止,但漢帝劉宏在世,這已是為數不少的發展良機。當天下諸侯混戰開啟,年年征戰,可沒機會玩這種大工程。

更重要的時,呂喬需要一個大事。將現在鬆散的利益集團打造成一把無堅不摧的寶劍。

秦開鄭國渠,可不光是開闢出無數良田而已。大秦上上下下得到了一次錘鍊,緊密而高效。東出函谷關,數載滅六國。

呂喬欲效秦始皇,讓大澤成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