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喬向來是注重團隊建設的。就如從九原起家以來,劫掠的各種手藝心得從不吝嗇的傳授給親信,再由親信傳授給手下眾人。這才有了大掠冀州的成就。連人帶骨,吃幹抹淨。

六十萬漢民老少齊聚後,他並沒有立刻開展工程,哪怕大體方案已經形成。圍湖造田雖說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統治團隊。

幷州集團說到底和董卓的西涼軍沒什麼不同,都是砍人專業、治政低能的武夫軍人集團。若是隻是割據幷州,勉強湊合。但要入主朝廷,貿然接管朝政,結局未必就比董卓強。

名義上做到權傾朝野對於呂喬現在的實力來說並不難。但要真正成為大漢統治者,鎮壓天下群雄。沒有專業統治團隊純粹是痴人說夢。

而幷州就是一塊很好的磨刀石,朝廷的統治因為匈奴作亂實際意義上已經崩潰。呂喬作為匈奴之主,大漢鎮北候兼太原郡守。無論是大義上,還是暗中實力都足以遮蔽整個幷州大地。無人掣肘之下,他的命令就是這方土地的天命。

花費十幾天時間,六十萬漢民每一個都被呂喬的虛空針管插透。每個人叫什麼名字,有什麼樣的才能,他都瞭如指掌。

其中傑出者被他列入五個名單。其一是官吏政治團,以田豐為首,郭圖張均為輔,其下幷州本地世家以及冀州流亡世家勢力充當大小官吏。兩者相互牽制,誰都逃不出呂喬的控制。

其二為屯墾農官技術團,專職農業技術研究和推廣。選幷州本地老農與黃巾餘孽中的種田高手組成。

其三為牧官技術團隊,以麒麟部放牧老手為主。集眾人之智,制定更優秀的畜牧計劃和不斷總結放牧經驗。

其四匠官團隊,以張家村眾木匠為首,集合全部幷州本地工匠。建立工坊,打造兵器、農具,大型器械。

其五醫官團隊,華佗為主。外加徵召的幷州醫師和各類學徒。細分為治病、防疫、牧醫幾個方向。

五個團隊,其核心中樞都是呂喬。不單單是為了掌握權力,隨著複製的技能逐漸增多,匯聚諸多知識,他在各方面都站在了這世界的頂端。

其中只有官吏政治團有大漢官身,其餘四個團體都是幕僚性質。呂喬掌斧鉞,主平匈奴之亂,他是有開幕府之權的。這四個團體就歸屬在鎮北將軍府下,按照各自評級發放薪酬。每一個人都在大漢商行開戶,直接從大漢商行支取。

這已是實際上的小朝廷,另立幷州統治。這點讓張鈞格外憂慮,數次向呂喬勸諫。

呂喬不得不花心思安撫,推說只是為了圍湖造田大工程和平匈大局,不得以為之。朝廷在幷州的秩序已經崩潰,各方面事務總得有人管起來。等秩序恢復平穩,朝廷再派官吏接管。

張鈞這種久於政事的老臣根本沒那麼好糊弄。他總覺得呂喬心懷異志,乃梟雄也。可現在情況正如呂喬所說,根本沒有選擇。就算上書讓朝廷派遣更多官吏,這動亂之地,誰又原因來呢。還好各方面事務將張鈞的憂慮暫時壓下,他沒有再糾纏不放。

對於張鈞的質疑,呂喬也沒有心懷不滿。大漢四百餘年,眾臣志士何其多。他根本不害怕別人質疑,畢竟乃帝黨心腹大漢棟樑。

只要自己沒有明目張膽的造反,就算大家心知肚明又如何。指責自己心懷異志,不過是政治傾軋,汙衊忠良而已。這些老骨頭心中怎麼想並不重要,他們都已老朽,當他們的兒子孫子在自己麾下逐漸居於高位,到時候早已不分彼此,這些老朽又為之奈何。

無論幷州世家、還是冀州流亡世家也好。現在只是基於利益服從而以,呂喬根本沒有將各家當家人放在心上,他的統治基礎是那些年輕人。只有那些世家年輕人才熱血單純好忽悠。

六十萬漢民在五個團體的層層控制下,再也不是一盤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