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一輛摩托車由遠而近駛來,只見騎車的人,身穿黑色夾克,眼帶墨鏡,頭髮被風吹得向後飄弋。

來到王平面前,摩托車戛然而止。人沒下車,兩腳撐地,就把大手伸過來,並大聲地說:“王平,我們終於見面了!”

王平高興地猛打一下他的手說道:“真酷,像超人一般!還沒有吃飯吧?我陪你吃飯去\"。

宋嘉興笑著回答:“我吃過了,把碗一放,我就急忙趕過來了”。

找地方把摩托車放好,兩個人說說笑笑地來到了王平的房間。王平把洗好的西紅柿端過來,兩人邊吃邊聊了起來。

上高中時,王平和宋嘉興是同桌,兩人關係處的像親兄弟一樣。學習上互幫互助,課下是最好的玩伴。

高考結束後,宋嘉興估分過高,填報的志願也過高,沒有被心儀的大學錄取。最終只能屈就地上了一所中專學校,那是一所比較好的經濟管理學校。

畢業後分到一家企業,做計劃、統計工作。

宋嘉興邊吃邊問:“王平,這些年來在南方過的怎麼樣?\"

王平回答:“就那麼回事吧。我是個教書匠,在講臺上教了這幾十年書,再外加在醫院坐診看病。

和老婆是同班同學,三觀相符,算是情投意合,有共同語言。生活中也有磕磕碰碰,產生了矛盾,只能我退後一步,讓一讓她。

至於工作上,都是起起落落。我是北方人,在南方工作,這地域問題很重要。有些事不可攀比,也沒有一帆風順的。我在評選教授職稱問題上,拖了很久,困難重重。那怎麼辦?遇上不順心的事,只能看開些,看淡些,你說不是嗎?\"

宋嘉興邊聽邊點頭道:“世間的事確實是這樣。起起伏伏像過山車一樣。雖然你也有不愉快的事,但是我與你相比,就更悽慘了。

畢業後在企業裡上班。原在生產辦公室做計劃、統計工作。在工作上盡心盡力,競競業業,後來又轉入教育培訓工作。可能是年輕氣盛,也許是少不更事,不懂得去給領導送禮。最終又下放到車間,從事統計工作。

上班二十多年,過著鬱悶煩燥的日子,做著像生產線上的機械手擺動一樣,沒有靈魂的工作。

在企業工作的這些年,是我重新認識這個社會的過程。讓我在學校所接受的信仰教育產生了崩塌,再也不相信那些動人的說教了。

現實環境面臨很嚴重的問題,嚴重到那些忠誠守信,守規矩的學生,百分之九十到社會上會吃虧。學校與社會是冰火兩重天,真是讓人不寒而慄。

現實環境,只有學會處事圓滑,虛情假意,溜鬚拍馬,請客送禮,成了所謂的高情商,才能混得風生水起。工作中沒有人說真話辦實事,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只會讓以前塑造的信仰和文化缺失,讓一輩輩年輕人重新接受社會的毒打,才能變成沒有思想靈魂的社會人。

季羨林先生曾說過:多少年後,我醒悟過來。終於發現一個宇宙真理,在公有制體系裡,每個單位都是小人的天下。正直的人總是少數,且無權勢。所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一種純粹忽悠,就是給群眾戴了頂高帽子。群眾是沒有眼睛,也沒有心肺,更沒有記憶力,他們是最不靠譜的一群人。群眾的眼睛都是肓目的,勢利的。他們大部分情況下,不會站在正義、君子一邊。壞人是不會改好的,因為他不承認自已是壞人。

現實情況確實是這樣。很多時候,在單位裡真正幹活的人,從來不是獲得最多的人。人品越好,朋友越少;人越誠實,越被詬病;心越善良,苦難越多;做的越多,活的越累。正如某位哲人所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敢說真話的人,往往在單位裡混得最差。可想而知,世道之艱難,現實之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