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出路 (第1/2頁)
父皇龍馭賓天后,我跑了 饅頭lemon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皇上也知梁若若親孃的身份是瞞不住的,但還是想嘗試一下,畢竟大華是最在意女子貞潔的。
若是說了梁珞珞已經許了人家,估計大華願意退步。
他們那面有個姓朱的所謂大儒,說了一些十分離譜的話,卻被大華奉為規矩,離譜到女子即使定了親,也得為夫家守一輩子。
甚至有個官員的女兒僅僅從一個小廝手裡拿了一張餅,那官員竟然令自已的女兒活活餓死,在那之後他竟靠著這個得了一個教子嚴苛的好名聲,一路高升。
有他做例,大華對女子愈發苛刻。
楚王好細腰,而宮中多餓死。
梁珞安看著為難的父皇,和滿朝都不敢吭聲的文武百官,總不能冷場,只能率先開了口。
“並非是父皇有意為之,只是皇姐梁珞珞早已與夏景迪聯姻,我皇室的確也是隻有這兩女,就是因為敬重和大華的聯姻,所以才將皇姐梁若若記為了嫡女。”
大華最是注重那些嫡庶規矩,對女子尤為苛刻,女子一旦定了親,便是對方突發惡疾去世了,也得為對方守節。
那個不男不女的娘娘腔還是掐著腰吼,“那也改不了她不過是個賤婢生的孩子,二皇子的身側怎可有如此身份低下的人!”
太監自幼在貴人之間周旋,他剛剛看著華宣的表情就知道,華宣對梁珞珞的還是很滿意的。
也的確是個可人,眼眸明亮,熠熠生輝,轉動間似有星辰流轉,眉如遠山,微微上揚,帶著一抹颯爽與英氣。
倒是和大華那些自幼被女子守則規訓出的乏味世家女不同。
梁珞珞倒是不慌,她知道華宣的痛點在哪,不緊不慢的開口,“不只如此,本宮也已經納了即使侍君(同男人娶侍妾),此時嫁人,的確不合適。”
“你!”華宣忍不住喊了一句,真的很想罵人,但是一想家裡那個難搞的大哥,可以給大梁點顏色看看,但是不能真的鬧得太難看,便住口了。
梁珞珞不緊不慢的擰了擰自已的戒指,裝作疑惑的語氣,“正如貴使所說,本宮是嫡長女,長公主,這樣的身份,納幾個側君、侍君又有什麼問題。”
幾個大華的使者一時語塞,他們知道大梁的規矩和大華不一樣,這梁珞珞說不準真的納過侍君,但他們大華的皇子,所娶的皇子妃怎可不是完璧?
得早日找大梁的探子再探探口風,之前收到的密信上只說了兩個公主的身份,至於她們倆是否娶了通房還是得好好打探,可別是為了不成這門親事,誆他們的。
梁珞安知道此事今天是沒法善了了,只能徐徐圖之,“各位貴使今日也累了,不如休息一下,我們來日再議。”
“本官今日才見識到你們這些大梁的女子,竟是如此的放蕩!女子親事怎可任性妄為,白白損了好名聲!”
“沒錯,這樣不聽話的女子在我們大華是要浸豬籠的!”
三個使者明顯沒有預料到如今的情景,便放了幾句狠話一甩袖子走了。
大臣們今天吃了太多的瓜,一下子有點消化不了,不過對於梁珞珞納過侍妾這事滿朝大臣也都存疑,這公主不能說自小規行矩步,但也的確沒聽說是個聲色犬馬之人。
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工部尚書張琅卻十分活躍,連連上摺子想將長樂公主許過去。
說了許多嫁公主的好處,說了許多的為難。
李尚書還默默有點失落,梁珞珞若是已經和夏景迪有了婚約,還納了侍君,那自已兒子可就沒什麼戲了。
上次他們府上舉辦茶宴時,他兒子看向梁珞珞的眼神和他平時看姑娘完全不一樣,饒是李尚書閱人無數也猜不透李沐恩的心思,和平時的兒子完全不一樣。
不過李尚書也撞見過兒子見梁若若,也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