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在春家炸開了鍋,春夫人的心湖被一股突如其來的寒風攪得波瀾四起。她未曾料到,那個曾誓言此生唯她獨寵,承諾一生一世只有她一人的丈夫會再次背叛她。
可這一次,春家老夫人卻沒有像上次一樣站在她這一邊,而是選擇站在了孫子這一邊。
在無數次淚眼婆娑與歇斯底里的掙扎後,最終還是抵不過春越校想要一個兒子的心,春夫人終是選擇了妥協,只得再次捏著鼻子把這個孩子留了下來。
然而,春家主母的底線不容侵犯,她可以為了家族延續讓步,卻堅決不讓那孩子的母親踏入春府半步。這是她最後的堅持,也是她作為妻子的尊嚴所在。
春越校望著妻子眼中那抹不容置疑的堅決,心中雖有不忍,卻也明白這是她能夠給予的最大寬容。於是,他嘆了口氣,終是點頭應允,將那名外室悄然安置於遠方,以此換來了家宅的一時安寧。
剛到春府,季春和看著他,與記憶中那位同樣不受待見的自己重疊。不同的是,因身為男兒之身,他得以在老夫人與春越校那裡覓得一絲額外的溫情。這份關懷,雖淡,卻也足以讓他在春府稍微好過一些。
最開始,春豁回在學業上並不出眾,甚至過分笨拙,讓春越校對他很是失望,甚至想要放棄他。季春和看著在草叢裡偷偷哭泣的他,想起了不受待見也偷偷藏起來哭的自己。
她想幫幫曾經孤身一人的自己,於是季春和主動承擔起為他補習的重任。在無數個晨光熹微與夜幕低垂之間,她們一起讀書,終於,春豁回不負眾望,在國子監的考試中脫穎而出,成績斐然,名列前茅。
從此,春越校的目光中多了幾分欣賞與期許,他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重視,悉心栽培這位後來居上的兒子。
後來,春夫人見他日漸出色,便提出將他收在膝下,也好不至於讓春家後繼無人,對於春豁回而言,這訊息如同春日裡突至的驚雷,既帶來重生的曙光,又夾雜著未知的忐忑與惶恐。他不知所措,於是跑到季春和的院子裡尋求她的意見。
季春和聽到這個訊息也愣了半晌,她以為像春夫人那樣視愛情如命的女子是不會選擇原諒與妥協的,可她最終竟然還是選擇收養他。
她心中湧動著一股難以名狀的情緒,然而對於春豁回而言,前往春夫人身邊,無疑是一條更為穩妥且光明的道路。她凝視著這位尚顯稚嫩的弟弟,眼中滿是溫柔與堅定,開始細細為他剖析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她告訴他,“豁回,你若能得春夫人垂憐,成為她膝下的嫡子,那麼你便是春府之中,名正言順、備受尊崇的嫡少爺,未來之路,自是一片坦途。可你若是實在害怕或是不想,即便不冠以嫡少爺之名,你始終是父親心中唯一的兒子,是這份家業最終無可爭議的繼承人。”
她只是將利害關係剖析給他,真正的決定權在他自己手裡。
最終,春豁回選擇了到春夫人面前承歡膝下。季春和得知他的決定,心中雖有萬般不捨,卻也深知,為了維護那份已略顯脆弱的姐弟情誼,避免過多的交整合為彼此負擔,她毅然選擇了默默疏遠,為避免過多接觸給他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然而,世事無常,人心難測。那位曾是她傾心相助、視若手足的弟弟,竟悄然間變換了面目,與國子監中的學子聯手散佈她的謠言,妄圖讓她一輩子都回不來京都。
若非雲家在京城的佈局如織,眼線遍佈,季春和或許至今仍被矇在鼓裡,不知這背後隱藏的暗流湧動,更不知自己的弟弟,竟有著如此翻雲覆雨、蠱惑人心之能。
黎驊的目光落在春豁回身上,嘴角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長的微笑,可越是這樣,她說出口的話就越讓人害怕。“春少爺,經過查明,是您在國子監散佈謠言,汙衊公主殿下是致使征戰陳國停戰的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