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門口,一隊人馬緩緩駛入了李家莊。為首的是一位身著華貴的中年男子,名叫王管家,他是遠近聞名的董家的總管。跟在他身後的是十幾個隨從,推著幾輛大車,顯然是為了裝載貨物而來。
李家莊因盛產魚類而在方圓百里內頗負盛名。自從劉協定居在此並開始大規模捕魚後,李家莊的魚不僅新鮮,而且種類繁多,品質上乘。這些訊息很快傳到了附近的大家族耳中,其中就包括董家。
王管家一行人來到莊口時,恰巧遇到了正在巡視的村長李光。李光見來人衣著不凡,立即上前詢問:\"幾位遠道而來,不知有何貴幹?\"
王管家拱手行禮,說道:\"在下是董家管家,此次前來是想與貴莊商議一件長期合作的事宜。\"
李光聽聞是董家的人,心中一喜。董家在這一帶可是數一數二的大族,若能與之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對李家莊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原來是董家的王管家,久仰大名。請隨我到寒舍一敘。\"李光熱情地說道。
在李光家中,王管家開門見山地說明了來意:\"我家老太太愛吃魚尾,聽聞李家莊的魚品質極佳,想要長期採購。不知莊長意下如何?\"
李光略作思考,說道:\"這自然是好事。不過具體細節,還需要與我們的捕魚能手劉協商議一番。容我派人去請他來。\"
不一會兒,劉協就匆匆趕到。當他聽說董家要長期採購魚時,眼中閃過一絲喜悅,但很快又變得謹慎起來,心道:莫非是涼州刺史董卓的家族?
劉協思索後說道:\"董家要採購自然是好,但我們需要確保魚的數量不會影響到莊民的日常所需,也不能過度捕撈導致魚類資源枯竭。\"
王管家聽後,對劉協的遠見甚是讚賞。他說道:\"李老弟說得在理。我們董家也不願意竭澤而漁。不如這樣,我們每月固定採購一定數量的魚,具體數量可以根據季節和魚的生長情況進行調整。價格方面,我們願意比市價高出兩成。\"
李光和劉協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贊同。這個提議不僅能為莊子帶來穩定的收入,還能確保魚類資源的可持續性。
經過進一步的商討,雙方最終達成了協議。董家將每月派人來李家莊採購魚類,數量和種類將根據季節變化而定。李家莊則保證提供最新鮮的魚,並負責將魚送到指定地點。
簽訂協議後,王管家爽快地拿出一袋銀子作為定金。他還特別要求立即採購一批魚回去,以便讓董家老太太品嚐。
劉協立即帶著幾個莊民去捕魚,不一會兒就帶回了滿滿幾大筐新鮮的魚。王管家仔細檢查後,連連稱讚魚的新鮮程度和品質。
臨走時,王管家還特意囑咐道:\"李老弟,你們的魚如此之好,想必會吸引更多的買家。但請記住,董家是你們的長期合作伙伴,希望能夠優先考慮我們的需求。\"
李光和劉協自然連連應允。送走王管家一行人後,整個李家莊沉浸在喜悅之中。這份長期合約不僅為莊子帶來了穩定的收入來源,更是對他們魚類品質的一種肯定。
當晚,李光召集全莊開了個會,宣佈了這個好訊息,並強調要保證魚的質量和數量,不辜負董家的信任。劉協也表示會進一步改進捕魚技術,確保能夠長期穩定地供應優質魚類。
從那以後,李家莊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莊民們不僅有了穩定的收入,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高。
劉協的槍法也在實踐中不斷精進,他甚至有了培養年輕人接班的想法。這個想法一誕生,劉協便按捺不住心中的期待,他心中隱隱感覺這可能是快速獲得聲望值的一個契機。但還需要一個合適的機會,和李光達成一致,畢竟一個兵荒馬亂的年代,一位在槍法上小有所成的外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