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看了一眼不遠處的臨洮縣城,最後還是沒有往裡去。他看了看頭頂的太陽,舔了舔乾裂的嘴唇,當務之急還得先搞點吃的喝的。向隊伍裡的老人家瞭解了一下週邊情況,劉協便開始向周邊一個叫李家莊的村莊進發。
李家莊,坐落在臨洮縣城西南,三面環水,單獨出莊的一條陸路就是穿越一片茂密的森林。劉協看著面前的河,感嘆道:“還是原始的環境好啊,魚都這麼多,這下餓不著了。”
頂著頭頂的烈陽,劉協已經站在了河床較淺的河邊。他手裡緊握著一把自制的木叉,那是他花了整整一個下午精心打磨而成的。木叉由河邊撿來的堅韌山槐木製成,三個叉尖有點參差不齊,每個叉尖之間還纏繞著細繩,既增加了穩定性,又能防止魚兒從叉縫中溜走。
劉協赤著腳,小心翼翼地踩入河水中。冰涼的河水讓他打了個寒顫,但他很快就適應了這種感覺。他屏住呼吸,目光如炬地盯著水面,尋找著魚兒的蹤跡。
河水清澈見底,陽光穿透水面,在卵石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劉協知道,此時正是魚兒覓食的時候。果然,沒過多久,他就看到一條體型不小的鯉魚悠閒地遊了過來。
劉協屏住呼吸,身體微微前傾,木叉在手中蓄勢待發,手裡的木叉彷彿是一把戰槍,初級槍術帶給劉協充足的信心。他知道,叉魚最重要的就是耐心和準確。魚兒的遊動速度很快,如果判斷失誤,不僅會空手而歸,還會驚動其他魚兒。
鯉魚似乎沒有察覺危險的臨近,它悠然自得地在劉協腳邊的一塊大石頭旁邊徘徊。劉協的肌肉繃緊了,他在等待最佳的出手時機。
突然,鯉魚停了下來,似乎被什麼東西吸引了注意力。劉協知道,機會來了!他猛地揮動木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刺向水中。
\"噗\"的一聲,木叉準確無誤地刺中了鯉魚的身體。魚兒劇烈掙扎,濺起一片水花。劉協緊緊握住木叉,生怕到手的魚兒逃脫。他迅速將木叉提起,一條足有兩斤重的大鯉魚在陽光下閃爍著銀光。
劉協臉上露出了勝利的笑容,他小心翼翼地將魚取下,放入早已挖好的魚坑中。第一次嘗試就有如此收穫,這讓他信心倍增。
接下來的時間裡,劉協如同一尊雕塑般靜立在河水中,耐心地等待著下一個獵物的出現。他的動作越發嫻熟,時而快若閃電,時而輕若無物。每一次出手,都是經過精確計算的。
太陽漸漸升高,河水也逐漸變得溫暖起來。劉協的在河邊挖的水坑裡已經有了五六條大小不一的魚。有油光發亮的鯉魚,有身形修長的草魚,還有幾條肉質鮮美的鯽魚。
正當劉協準備收工時,他突然看到一條體型碩大的鯰魚緩緩游來。這條鯰魚比他之前見過的都要大,估計有四五斤重。劉協知道,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他調整了一下呼吸,握緊了手中的木叉。鯰魚警惕性很高,稍有動靜就會逃之夭夭。劉協屏息凝神,等待著最佳時機。
鯰魚慢慢靠近,似乎沒有察覺到危險。就在它游到劉協腳邊時,劉協猛地出手了。木叉如閃電般刺入水中,準確地命中了鯰魚的身體。
然而,這條大鯰魚的力氣遠超劉協的想象。它劇烈掙扎,差點將木叉從劉協手中掙脫。劉協咬緊牙關,雙手緊握木叉,與鯰魚展開了一場力量的較量。
激烈的搏鬥持續了幾分鐘,河水被攪得渾濁不堪。最終,在劉協的堅持下,大鯰魚的力氣漸漸衰竭。劉協趁機將它拖上岸,這才鬆了一口氣。
看著躺在岸邊的大鯰魚,劉協心中充滿了自豪感。這不僅是一天辛勤勞作的成果,更是他技巧和耐心的見證。他知道,今天中午一定能吃上一頓豐盛的魚宴。
收拾好漁獲,用弓魚術把魚處理了一下,劉協滿載而歸。頭頂烈日,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