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站在高臺上,看到了他們臉上的不滿和疑惑。他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我知道你們對文會第一場的結果有些疑慮。為了公平起見,我決定增加一個環節。我們將把所有人的策論答案不記名宣讀,讓大家一起評判。你們覺得如何?\"

這個提議立即引起了在場眾人的贊同。

王元第一個站出來說:\"劉大人英明!這樣一來,就能真正看出誰的策論更勝一籌了。\"

李文也點頭附和:\"確實如此。只有真才實學,才能在這樣的評判中脫穎而出。\"

張怡(化名張易)雖然沒有出聲,但眼中也閃過一絲讚許的光芒。她暗自思忖:\"這位劉協果然不簡單,能想出這樣公平的方法。\"

劉協見大家都同意,便命人開始宣讀策論。為了保證公平,宣讀的順序是隨機的,而且不透露作者姓名。

第一篇策論宣讀完畢,是關於強化軍事力量,嚴懲叛亂分子的。

除王元以外的世家子弟聽後,不屑地撇了撇嘴:\"這種淺顯的見解,也敢拿出來獻醜?\"

旁邊的趙公子附和道:\"確實如此。這策論怕是出自那些目不識丁的鄉野村夫之手吧?\"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正是王元自已的策論。

王元聽後,臉色大為難堪,作為幷州大族的教養讓他忍住不發作,而是沉著臉繼續聽下去。

接下來的幾篇策論也都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有的人認為還不錯,有的人則覺得平平無奇。

直到一篇關於減輕賦稅,發展農桑的策論被宣讀出來。

趙公子聽後,眼前一亮:\"這篇策論倒是有些見地。能從民生角度考慮問題,確實難得。\"

張怡也點頭贊同:\"不錯,這篇策論切中要害,解決了根本問題。\"

王元雖然不願承認,但也不得不說:\"雖然有些幼稚,但確實有幾分道理。\"

他們不知道,這正是李文的策論。

就這樣,一篇篇策論被宣讀出來。每讀完一篇,眾人就會議論紛紛,有贊同的,有反對的,場面頗為熱鬧。

當張怡的策論被宣讀時,現場出現了短暫的沉默。

過了一會兒,王元才悻悻地說:\"這篇策論...確實不錯。能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而且建議也很具體。\"

李文更是讚不絕口:\"妙哉!這篇策論可謂是標本兼治,既有遠見,又切實可行。\"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稱讚。張怡聽到這些評價,心中暗喜,但表面上仍保持平靜。

就在眾人以為再也不會有更好的策論時,最後一篇策論開始宣讀。這篇策論出自一個名叫元炳的平民之手。

\"平亂之策,當治標更治本。治標者,剿滅叛軍,安定局勢;治本者,解民倒懸,去官府之弊。具體而言,可分為以下幾點,\"宣讀者朗聲道,\"一、安撫民心,化敵為友,當今之亂,多因民不聊生而起。叛軍中不乏被裹挾之良民,若一味剿殺,恐失民心。應派遣使者深入叛亂地區,瞭解民眾訴求。對於因生活所迫而從賊者,應給予寬恕和幫助,而非一味鎮壓。可設立招撫營,接納投誠之人,使其重新成為朝廷之良民。此舉不僅可瓦解叛軍勢力,更能收攬人心......\"

隨著宣讀的繼續,現場逐漸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專注地聽著,臉上的表情從最初的不屑,漸漸變成了驚訝,最後變成了敬佩。

\"九、軍民聯防,共築和平

在平定叛亂後,可組建民兵隊伍,與正規軍相配合,共同維護地方治安。此舉既可減輕正規軍壓力,又能增強民眾的責任感和歸屬感,是維護長治久安的有效手段。

十、推行德政,以德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