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頭認錯,玩的還挺狠,李復對此都只是笑笑,表示自己沒有問題。

這朱常洵依舊是老好人的裝扮,笑吟吟的讓小人準備好這筆墨紙硯。

劉宏茂大笑一聲,將著衣袖挽了上去,高聲道:“今日我便以這王府景觀作詩一首.”

說著形態癲瘋,腳下浮虛似乎是在裝醉一般,提筆寫道。

“福地七十二,王孫挾珠彈。

萬里賞瑤池,安知清流轉.”

“好!”

朱常洵拍了拍手,大聲喝彩道:“劉先生有心了.”

這仔細一品,竟然還是一首藏頭詩,‘福王萬安’倒是好生有趣。

聽著這福王喝彩,劉宏茂示威性的朝著李復瞪了瞪眼睛,還轉頭對著朱常洵喝道:“王爺萬福.”

李復搖了搖頭,也不做什麼浮誇的形態,打量了一番劉宏茂,噗嗤一笑。

淡然的走道著桌前揮手寫下幾句話:“頭尖身細白如銀,論秤沒有半毫分。

眼睛長在屁股上,只認衣衫不認人!”

末了李復覺得有些不過癮,笑吟吟的在最後一句後面補上一句:“識人識面先識心,讀書讀卷先讀人。

腹中沒有半點墨,也敢妄稱是舉人.”

前幾句本是現代一謎語也是諷刺那勢力小人,後面則是李復隨便發揮直截了當的諷刺這劉宏茂。

畢竟別人不知道他還是清楚地,那四句藏頭詩都是東拼西湊而來的,沒有半點含金量。

“你!”

雖是抄襲而來,可是這字面意思若是在不懂,怕是枉費幾年讀書光陰,劉宏茂怒道:“好好地鬥詩,你怎滴罵人!還有這詩句粗碎不堪,一點也沒有讀書人該有的樣子!”

“那如何?總比你這都東拼西湊抄來的句子好吧?”

李復搖頭,甚至有些不屑一顧。

但是下一秒他卻聽到了這百年難得一聽的名句。

“讀書人的事情怎麼能說抄呢?這叫借鑑!”

劉宏茂急的額上頂著汗珠,在場上團團轉。

朱常洵還是帶著笑意,城府極深看不出心情,揮手道:“行了,劉先生你也累了,下去吧.”

“王爺,我還沒有輸.”朱常洵原本就是小眼睛,聽到此言雙眸中閃過一道精光沉聲道:“你累了,下去休息吧!”

說著還將手中的茶杯擲在桌上。

劉宏茂當即明白這是惹的王爺不高興了,低著頭連路都不敢看,撇了一眼李復後匆匆離去。

及人事心照不宣也沒有說那道歉之事。

“讓李老弟見笑了,我看著李老弟文采出眾不如作詩一首讓我好生收藏?”

朱常洵輕描淡寫就將話題轉了過去,像是在欣賞李復的文學功底一般。

這堂堂王爺都開口了,怎麼能拒絕呢?李復拱手作揖道:“那在下便再次獻醜了!”

這次李復頗有些認真,揮筆寫道:“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這本是清末的一首詩,只不過讀起來朗朗上口,李復便直接寫了下來,其中的豪邁之情不言於表。

朱常洵看著白色宣紙上,龍飛鳳舞的幾行大字放聲笑道:“好詩好詩!”

“李老弟真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啊.”

朱常洵這吹起人來也是不帶臉紅的,好好地誇獎了一波李復。

李復也不臉紅,這白嫖來的東西嗯.也就自己知道。

“王爺謬讚了.”

李復擺手笑談。

言語一陣這李復好不容易將作詩的事情扯了過去,未曾想朱常洵竟還有想法想讓李復出任自己孫子的老師,可是把李復嚇了一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