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想到一天之內竟然經受這麼多的變故,兵臨城下,怎麼還會有人有心離開皇城?自然只能暫時在這兒乖乖的焦急等待最新情報。

崇禎皇帝坐在自己的寶座上面色陰沉,當聽到太監報來福王和李將軍回來的時候,立馬振奮起精神。

因為魏忠賢名義上已經死了,所以並未在大殿上出現。

他被人隱藏在偏殿的角門後。

至於被當成替死鬼的施鳳來,自然早已不在。

但是這一切朱常洵都一無所知。

此時的他以福王的身份,隨李復回來複命。

大殿之上,李復好一通慷慨激昂陳詞,將這退兵的功勞倒是悉數歸在福王身上,兩人回稟之後,才確認,這一次的七十萬大軍,居然真的盡數退軍了。

七十萬大軍可不是個小數目,此時說都退了,就算是沒有經歷過戰事的小皇帝,也有些不敢相信。

雖然剛剛說了那麼多,似乎都是福王的功勞,但是這一次,到底是誰做的最多,少年天子心中如明鏡一般明瞭。

畢竟眼前那個對自己俯首稱臣的李復,可是不久之前在尚書房,當著自己的面斬殺施鳳來,強逼著自己居然用偷天換日的方法,退了七十萬大軍,也保住了魏忠賢。

雖然明白對方也許真的為大明皇室著想,但是這種被逼迫的感覺,著實讓少年皇帝非常不悅。

他眯了眯眼睛,盯著李復,似乎想要從對方的表情中探查出任何不一般的情緒。

“七十萬大軍一夕退兵,你確認這可是真的?”

“千真萬確。

事關重大,臣不敢妄言.”

崇禎皇帝長舒一口氣,他也明白,就算李復真的是魏忠賢的人,這個時候也不敢說謊。

畢竟生死攸關。

“如此甚好,李愛卿,福王,二位真乃我大明之幸啊!”

聽到皇帝的許可,兩旁站著的大臣們這才放下戒心。

他們的命也保住了,能不高興嗎?眾人皆是喝彩祝賀/“終於可以不用打仗了,我就說李大人有辦法!”

“是啊是啊,李大人乃國之棟樑……”“福王殿下和李大人在乃是我大明之福啊!”

底下大臣們一片喝彩之聲,哪還有剛才對於李復的不滿和憤怒。

成王敗寇應如是,古來征戰幾人還?這些人不願意上戰場對抗敵人,在言語上攻擊他人,倒是一個比一個積極。

如今調轉輿論風向,也是極快的。

李復聽著滿朝文武的評價,不禁冷笑起來。

然而崇禎皇帝看著臺下的兩人,背後只覺得發涼。

他也不傻,僅憑這兩人手上也沒有多少兵力,怎麼一天之內就可以讓七十萬大軍退縮?除非這七十萬大軍本身就是聽命於他們的。

他上下打量了兩人,只見李復的額頭滲出汗珠,面色陰沉,臉上掛著冷笑,彷彿有什麼不滿一般。

一旁的福王倒是平靜祥和,即使經歷這樣的事情,臉上那種慈愛平靜的表情依舊沒有退縮。

崇禎皇帝如此比較一下,心中對於福王的懷疑更深一層。

畢竟有誰在經歷瞭如此危機的時刻,還是如此平靜,彷彿料定自己可以活下來一般。

在不久之前,李復還在自己面前斬殺了石鳳蘭,那血濺三尺的場面讓他驚心動魄,印象深刻。

而他還記得,李復收手時,將劍轉交到自己手上。

當時的李復曾經說過:“若是聖上覺得我做錯了,可以現在殺了微臣。

微臣毫無怨言,只是微臣這一去,望陛下小心,不論七十萬大軍如何,一定要小心福王.”

說完,李復將兵符交出。

當時的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