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正正當當的站出來說話。
“聖上明鑑,李大人為國為民,甘受屈辱,及時查案,實在是人中龍鳳,不可如方才對待。
但如今大軍壓境,如何解決這圍困之局,希望聖上及時定奪!案件和朝廷的存在,孰輕孰重?聖上!”
“我相信李將軍所言,且不必再提案子。
但求此次能夠解困,眾愛卿有何高見?”
聽到自己終於躲過陷阱,李復鬆了口氣。
但是他看著徐承安身後,那些僧人畫像物證都已齊備,就算查出真相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如此放棄,有些可惜了。
但這個時候說這些事情已經沒有意義,皇帝的答案顯而易見。
此刻真相只要李復說通,便可解決白馬寺的問題,但是最關鍵的是大軍壓境該如何突圍?眾位殿上的大臣何曾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此時此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當時沒了個主意。
崇禎皇帝看著眼前的沉默現狀,不禁長嘆一口氣。
這就是所謂的國之棟樑!這就是大明王朝的統治之臣!如今大軍壓境,居然連個站出來說話的人都沒有!他也不過是年少皇帝,原本也無法一人應對這樣的事情。
千算萬算,卻沒想到自己手下皆是這麼一幫廢物!崇禎眯了眯眼睛,說道:“眾愛卿不說話,這是要與京城不反抗,共存亡?”
張撫一流實在無法,竟是糊塗到這個時候還在說:“必先懲治奸臣,才能攘外必先安內啊!聖上!”
“好一個‘安內’!”
崇禎輕笑一聲,道:“如此無能!廷尉!張撫三十庭杖,以儆效尤!”
這下,原本就不知道該說什麼的眾臣,更是鴉雀無聲。
就在此時,李復終於站了出來,大聲呵斥道:“如今我們最重要的不應該是應對敵人嗎?為何眾同僚還要沉默,難道要刀架在脖子上還能清醒嗎?”
眾人被這一聲呵斥給制止住,誰能想到一個官位不高的李復,居然敢在大殿之上如此喧譁。
但他們也明白,若是還講那些禮儀,能對現狀有一絲一毫的幫助嗎?“既然李大人如此說,那麼想必心中胸有成竹。
殿下,臣推薦李大人為這一次的先鋒軍將軍探路,至少要知曉,那些壓境大軍到底有什麼目的?”
就在這個時候,魏忠賢忽然這麼冒出來一句,說完行了禮,一臉悲愴懇切。
李復只覺得自己的腦子嗡的一聲,空白了一瞬。
他哪能想到魏徵賢居然給自己來這麼一招,將鍋都甩在自己身上?不過隨即李復笑開了,就算自己不上又如何呢?難道就可以躲避這場禍事了嗎?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大廈將傾,自己絕對逃不掉。
急先鋒就急先鋒吧,鬧個明白反而是好事!就在崇禎皇帝下令之時,眾人皆是詫異,以為李復定只是乘一時口舌之快,不敢接這麼個燙手山芋。
然而李覆在聽到授命旨意後,卻跪地行禮道:“臣接旨.”
如此乾脆利落的接旨,讓崇禎皇帝也沒有想到,甚至心中生出一股想要相信眼前這年輕人的想法。
只是眼前的李復,從未有過帶兵統領的,經驗就算是統領軍隊,最高也不過是個千戶長。
所以很快崇禎皇帝的決定被人質疑。
然而這一次,還不待皇帝反駁,李復便站起身來盯著質疑者說道:“諸位之中有誰能夠替代我站出來,我自願把我這權力交給他,只要能夠帶我們突出重圍,解除眼前的困境即可.”
朝廷中最能打的孫傳庭,已經被崇禎皇帝支去陝西。
如今朝中一時之間,竟是無可用之人。
現場的一片寂靜已經說明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