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太陽。
千鈞一髮,忽然一個低沉卻又帶一絲陰氣的聲音傳來。
“聖上,如此獨斷專行,似乎不太好吧.”
李復猛然抬頭,說話的果然是魏忠賢。
他居然真的幫自己說話了。
其實李復也明白,魏忠賢這次恐怕是想要牽扯出東林黨人。
自己最關鍵的真相沒有揭露出來,他不可能讓自己就這麼被拖走。
崇禎皇帝即使如今對魏忠賢諸多不滿,但是這大殿之上,孰強孰弱,明眼可辨。
他沒有別的選擇。
一旁的小太監耳聰目明,立馬擺了擺手,示意那些準備將李復拖下去的侍衛們停止動作。
魏忠賢皮笑肉不笑地朝崇禎皇帝跪拜,隨後道:“這李大人查案,所言是否為真,不可因為白馬縣令一面之詞定奪。
何況,這明明有證人,卻遲遲不出現,駱大人和張大人似乎很想就此定下李大人的罪,是否太過草率?”
“哪有什麼人證物證,如果有早就呈上來了。
若是有而拖延,也是李大人屬下目無君上,更是罪加一等!”
張撫憤憤而談,骨子裡似乎完全沒有對眼前的“九千歲”的畏懼。
堂下吵成一片,如今哪裡還有金鑾殿的樣子?而感到自己威嚴掃地的皇帝,自然心情極差。
今日因為魏忠賢的求情,自己連個辦事不力的臣子都處置不了,自己在這個位置上還有什麼意義?崇禎皇帝畢竟年少,心一橫,直言道:“今日不論事情如何,真相尚待查明,但李復此人動用私刑為真,且押入大牢,聽候發落.”
“報——”就在此時,一名士兵從外衝入。
他身上掛著禁衛軍的令牌,若非如此,這樣衝入金鑾殿,恐怕早已身首異處。
被打斷旨意的崇禎皇帝並未因此氣惱,反而專注地看著衝進來的小兵。
禁衛軍這種情況下出現,恐怕發生大事了。
只見那小兵歪歪斜斜地行了個禮,想來也是衝進來花費了不少氣力,此時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啟稟聖上,大事不好了,城外……城外數萬大軍壓城,來意不明!”
轟隆隆——天邊驚雷作響。
年少的崇禎皇帝還未曾想過,自己登基才一年,居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他努力讓自己鎮靜下來,雙眸死死盯著前來暴報信的小兵,問道:“多少人,什麼來歷?目的是什麼?”
“回稟聖上,屬下……屬下不知……”“廢物!”
饒是少年已經貴為皇帝,此時也不禁心中慌亂。
再看滿朝文武,剛剛那一出金鑾殿上的鬧劇,簡直是笑話。
“報——人證物證帶到——”此時,門口的太監如此傳話。
李復雖然因此鬆了口氣,他也感受到,原本想要將自己押下去的廷尉,此刻不再強迫自己。
但是這個節骨眼上,人證物證還有什麼用?崇禎皇帝已經無心在這案件上面,喝令道:“禁軍統領常百川可在.”
“是!”
“朕命令你立即查明城外圍城軍隊情況.”
“啟稟陛下,微臣知曉.”
令眾人沒有想到的是,還沒有皇帝的召見,剛剛所說的李復提供的人證“物證”居然都自顧自地上殿了。
就連李復也十分驚訝,沒有想到自己的部下徐承安,居然膽大包天。
他瞪了一眼前來的徐承安,卻見徐承安對自己的憤怒,居然一臉疑惑。
彷彿徐承安上殿,合情合理一般。
但是徐承安的話,已經讓崇禎皇帝有了興趣。
此時他自然已經不在意什麼殿前失儀,直言道:“這位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