抿了抿唇,心中暗自好笑。

施鳳來剛剛還冠冕堂皇地誇讚李復,如今言辭中都透露著對李復的不信任和不屑。

恐怕兩人還不是同一條船上的螞蚱,如今不過是互相看不順眼吧。

還真是一點都不會偽裝呢! 而不論崇禎皇帝如何考慮,李復將城牆上的事宜好好交代,讓徐承安和韓和泰暫代自己的職位,隨後馬不停蹄地踏上了回宮的路程。

有了聖太祖的名字在城牆上護著,李復還是有信心,再是不會出事兒的。

說起來這一招,還是他向當年對付朱棣的某位將軍學的,如今倒是活學活用起來。

想來那些來犯者暫時還不敢以不忠不孝的名義進攻皇城,更何況他知道這些勢力鍾,大約已經有了朱常洵的存在。

說起來,若不是自己之前找到有人幫忙自己將朱常洵攔下來,城樓一事,恐怕也不會如此順利。

他只感嘆這城中的衛嵐做事著實是一把好手,從頭至尾,朱常洵居然沒有來到城門這裡。

從自己探子回報的訊息來看,朱常洵的確是被衛嵐困住了。

如此李復心中暗想,若是此事告一段落,第一是要好好謝謝這位小姑娘。

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要回到紫禁城,他怕自己晚一分鐘,皇帝看到那些信件,被群臣逼得走投無路,恐怕真的會殺了魏忠賢。

到時候閹黨無首,東林黨當道,原本七十萬大軍恐怕就是東林黨的支援勢力,後果不堪設想!

原本他將那些信件交給皇帝,便是為了自己回來解釋,專門針對魏忠賢,恐怕這漁翁獲利者顯而易見。

但是在自己還沒有到達皇城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有人會為九千歲說話。

魏忠賢的生死他並不在意,只是此刻魏忠賢還不能死! 在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條原則之下,魏忠賢若是真的死了,並不是一件好事。

李復也害怕自己的動作慢了,為了不讓事情出錯,自己還未到達前,之前還特地派腳程快的小兵回去報信。

這種事情,能拖一時是一時。

為了讓小兵更有可信度,連小兵的裝束都是他自己想的。

這想法沒錯,也正是因為小兵這奇怪的打扮,讓皇帝更加多相信了幾分。

只是他怎麼都不會想到,皇帝此時居然會討厭魏忠賢至此,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有這麼好的機會,卻因為自己而被阻攔,自然是不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