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亮和太爺在和吳懷清錙銖必較的時候,馬鍋頭已經熘到了;老太爺的書房,正坐在椅子上慢慢的品嚐著司老太爺珍藏的茶葉,司老太爺坐在書桌旁,手裡拿著一本書,也在品嚐著茶葉。兩人都沒有說話,書房裡面靜悄悄的,只到老黃的到來打斷了兩人之間安靜的氛圍。
看見老黃進來,司老太爺還沒說話,坐在一旁的吳懷清就急忙放下茶杯,站了起來,和剛才靜靜品茶的樣子判若兩人。只見吳懷清一把上去抓住老黃的手,說道:“怎麼樣,那兩小子沒經歷過這種場面吧,沒和吳懷明這樣的話癆打過交道吧,現在肯定頭痛了吧說好的生意突然變卦,不知道這兩小子要怎麼處理...”
老黃還沒來得及說話,司老太爺就打斷了吳懷清的話,“你說你這麼大的歲數,還毛毛躁躁,不是告戒過你多少次了,每逢大事要靜心,這次,你如果不是衝動了一下。怎麼會受傷,這傷都還沒養好,能不能安靜的修養,你剛才的樣子是靜養的樣子嗎?”
聽到老太爺的話,吳懷清放開了老黃,從新走到椅子旁坐下。
老黃看見吳懷清被老太爺訓斥,沒有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地方,這樣的場景當年司老太爺還在茶馬道上時,經常看見吳懷清犯錯,司老太爺將吳懷清罵個狗血淋頭,只是後來老太爺退出馬幫,吳懷清也獨擋一面,成為馬幫的馬鍋頭之後這樣的場面就沒有了。這次是吳懷清這麼久了再次被老太爺罵。老黃已經見怪不怪了。
和老太爺行禮之後,將後院司亮和太爺面對吳懷明的場景描述了一下,老黃知道司老太爺關心的是什麼問題,著重將司亮和太爺兩人和吳懷明談生意的情形講了一下,特別是司亮和太爺都知道藏銀的兌換比例卡的死死的,沒有在和吳懷明的對話中退讓的事情。
這也是這次死老太爺對於司亮和太爺考察的重點,看司亮和太爺兩人能不能堅持原則,將這次的生意談成。
這就是司老太爺對司亮和太爺的考驗,安排吳懷明的出現就是為了考驗司亮和太爺,讓他兩在自家人手裡吃點虧,積累經驗,好過到了外面,被被人吃的一乾而盡要強,這也就是所謂的挫折教育。
原本在司老太爺的計劃中應該是有馬鍋頭吳懷清來擔任這個挫折教育的教官,司老太爺都已經和吳懷清溝通好了,但是在今天上午,吳懷清和司亮,太爺三人交流的場景傳到了老太爺的耳朵裡,考慮到三人這麼熟了,司亮和太爺不能很好的接受教育。
絕不是老太爺知道吳懷清將他的黑歷史告訴了司亮和太爺兩人。既然司亮和太爺這麼樂忠於挖掘老太爺的隱私,那麼老太爺就將挫折教育進行的更深刻一點,再說一次,這絕不是打擊報復。是對兩人的關心。
老太爺特意選擇吳懷明就是因為吳懷明不但是個話癆,對於生意還很精明,經常在採買東西的時候和商家斤斤計較,常常逼得商家看見他立馬二話不說,以最低價將貨物賣給他,唯恐慢了一步,被吳懷明糾纏住,就麻煩了。
這次的交易,司老太爺和吳懷明說好了,不管司亮和太爺同他談成什麼情況,老太爺都照單全收,他談的每降低一個點的利潤,司老太爺都會將這些利潤按照三七分的原則,將其中的三分獎賞給吳懷明,剩下的七分平均分給馬幫的每一個人。
吳懷明聽到司老太爺的方桉,頓時興奮起來。決定無論如何,這次一定要讓司亮和太爺兩人狠狠地摔個跟斗,畢竟只有這兩人摔倒了,吳懷明和馬幫兄弟的腰包才能鼓起來,畢竟這次可是相當於司老太爺拿錢在貼補馬幫啊。千載難逢的事情,不好好的幹對不急自己,也對不起司老太爺的一番心意啊。
就是這樣的局面下,吳懷明可謂是絞盡腦汁,費盡唇色就是為了讓司亮和太爺兩人讓步,每讓一步,吳懷明的錢包就多一筆進賬。
司亮和太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