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亮算是明白了太爺為什麼這樣害怕老太爺,根子還是在太爺身上,也知道老太爺為什麼叫司亮過了年之後去學堂讀書,這既是老太爺希望司亮能夠學有所成,也是為了圓自己的遺憾。

聽著吳懷清的介紹,老太爺當年可是方圓百里的神童,年紀輕輕的就去應試,可是由於老老太爺的突然病逝,苗寨裡的人有點不安分,為了家業和司鴻亮前身的父親,不得不承擔家裡的生意,放棄了讀書,開始經商,但是對於讀書可謂是喜歡到骨子裡了,在外做生意時,遇到孤本古書,都會重金買來,這也是司亮看見書房有許多手抄本的原因,老太爺將孤本安排人將孤本手抄了下來,避免因為孤本的損壞而將書中的內容斷絕。

也是在太爺貪玩好耍,不用心讀書,逼得老太爺發火,放下生意,親自擔任太爺的教學監督,這樣才將太爺從紈絝子弟扳了回來,雖說還有幾分的貪玩,喜好奢華,但是太爺卻也被教育成能出口成章的人。

但是以太爺這樣皮實,貪玩的性格對於這種強迫式學習很是牴觸,但是每次都被老太爺鎮壓了,太爺沒辦法,只能接受這樣強迫式的生活。只到司亮的到來,能過將老太爺的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太爺是高興的差點跳舞來慶祝。所以在有了建議分一半的家產給司亮,就是為了能夠使老太爺培養司亮,太爺就可以躲過老太爺的監視,自由的玩耍了。

這也是司亮邊聽吳懷清說的加上太爺在旁邊接話,從太爺的語氣中不難聽到對司亮的幸災樂禍。

司亮對於老太爺的監督和培訓都不是很害怕。從和老太爺這段時間的相處可以看出老太爺對於局勢的發展觀察的很透徹,這也導致老太爺對司亮的要求和太爺不同,只是希望司亮能夠考慮清楚未來的職業,不在強行要求司亮必須去讀四書五經等等,支援司亮去學他想學的東西,這也是這些年老太爺看見清廷的無能,fubai等等導致了思想觀念的轉變。

太爺還沒有從老太爺的態度上面發現老太爺的變化,還想著司亮接下來的日子怎樣過了。由於老太爺過去對太爺教育的有點狠,使得太爺看見老太爺就想老鼠見了貓一樣,沒有事情,絕不再老太爺面前出現,使得兩父子交流很少。更是沒有察覺老太爺對讀書考取功名的態度轉變。

聊完之後,吳懷清還要安排一下馬幫的事情,就讓兩人先走了。

三人的聊天裡,吳懷清將老太爺的底漏了個通透,太爺很是興奮,終於知道自己的老子這麼多的黑歷史,雖然不敢在他面前說,但是內心還是很是爽,很爽,有一種翻身農奴把歌唱的感覺。聊完之後,吳懷清還要安排一下馬幫的事情,就讓兩人先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太爺臉上掛著痴呆的笑容,跟隨著司亮的腳步,也不說話,明顯已經陷入了胡思亂想的狀態,可能是在想怎樣在老太爺面前揭露出老太爺的黑歷史吧,怎樣嘲笑老太爺,可憐的太爺啊,是被老太爺壓迫的有多慘還不能反抗,僅僅是知道老太爺的隱私和黑歷史就高興成這樣。

回到家裡,司亮和太爺再次檢查了準備的工作,就等著馬幫的貨物的到來開始進行交易,雖然是和馬鍋頭有交情,但是畢竟整個馬幫不僅是馬鍋頭一個人的,正因為馬鍋頭和老太爺的交情雙方更應該是嚴格處理生意上的事情,避免不必要的問題出現。這也是對馬鍋頭和老太爺幾十年的交情的最好的支援。

司亮和太爺在後院的鐵匠鋪等著馬幫的到來,後院的這個鐵匠鋪說是鐵匠鋪。實際上假銀子的造假工坊,真的製造鐵器的地方在街尾的一間單獨的鋪子上,和附近的房屋有著一段空地,這也是為了避免發生火災殃及其他的地方,這時候的房子全都是木製結構的,一旦失火,可就是燒一大片啊。

造假的作坊停在司家大院裡,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這個銀子的數目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