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時間發展,早就在讀書人心中根深蒂固,新興學派想要打敗取代非一朝一夕之功。

並且河東學派還模仿沈憶宸建立的《文報》,發行了一份名為《理報》的報刊。

只不過傳播範圍侷限在士大夫階層,市井小民壓根就沒有機會接觸,依舊屬於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

對於朝中文官集團形成新的反對勢力,沈憶宸沒有過多的關注,亦或者說他不在乎。

新老勢力之間很難完成和平交替,雙方註定會形成一場大的紛爭,這不是胡濙或者沈憶宸可以壓下來的事情,順其自然就好。

至於石璞的上疏致仕,沈憶宸遵守了跟胡濙之間的約定,沒有繼續深究問罪,讓對方能以工部尚書的官銜,用一種比較體面的方式還鄉丁憂。

就在朝野內外認為這一場衝突,會以石璞的回鄉丁憂暫時告一段落的時候,內閣正式頒佈頒佈了“考成法”,宣告沈憶宸執掌的改革時代拉開序幕!

原本張居正的“考成法”,是讓六部聯合都察院把所屬官員應辦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別登記在三本賬簿上面。

一本由六部和都察院留底,另一本送到六科監督,最後一本呈交內閣決策。

用沈憶宸想要清丈田畝來舉例,考成法可以提前制定地方官員清丈田地的數量跟期限,然後登記在冊逐月進行審查,一旦沒有完成或者沒有如實申報,那麼直接就能革官問罪!

原本想要處罰官員,只要沒有犯下大錯或者觸犯刑罰,還得等到吏部三年一次的考核才能問罪。

現在效率光速提升,只要沈憶宸覺得哪個官員混日子,當場就能依照“考成法”論處,可以說把人事大權掌控在了手中。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大權獨攬,畢竟還有戶部跟都察院,以及六科互相制衡。

不過世人皆知李賢是沈黨成員,都御使王文早就在朝中沒有威信後臺,壓根不敢跟沈憶宸硬頂。

唯獨六科裡面的科道言官,還能提出反對意見。

可問題是沒有朝廷高層配合,單單七品的言官清流想要真正影響到政策走向,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考成法”一出,讓原本平息下去的朝廷派系衝突,立馬沸騰喧囂了起來,文武百官紛紛意識到自己的仕途生涯,捏在了沈憶宸的手中,對方可以隨時生殺予奪。

長久下去,朝堂豈有立錐之地?

不再沉默中爆發,就只能在沉默中滅亡,彈劾石璞很多文官集團成員,還能抱著事不關己的心態袖手旁觀。

這一次涉及切身利益,他們絕對不能再眼睜睜的看著了。

八月繁星高照的夜晚,空氣中依舊充斥著一股悶熱,禮部尚書胡濙府邸卻是人頭攢動,哪怕大廳裡面已經擺滿了降溫用的冰塊,很多人額頭上依舊佈滿密密麻麻的汗珠。

這群面見胡濙的官員中,為首者正是掛名吏部尚書的何文淵,如今隨著局勢愈發嚴峻,他隱約在傳統文官集團中,有些取代胡濙首領位置的意思。

“大宗伯,內閣首輔本就位高權重,以往還有吏部天官與之抗衡。

現如今李賢淪為門下忠犬,徹底放權倒向了沈憶宸.”

“如果連您都不站出來撥亂反正,日後朝廷豈不是暗無天日?”

通政使樂惲痛心疾首的呼籲了一句,他倒不是說多麼有正義感,純粹是工部尚書石璞的命運,讓他萌生出一股兔死狐悲。

今日沈憶宸可以為了徐有貞,這個關係完全稱不上密切的“小人”謀取官職,那麼明日完全可以為了他沈黨核心成員,目前擔任右通政的蕭彝鋪設青雲梯。

考成法的頒佈,想要找事簡直易如反掌,只要佈置幾條無法完成的任務,那麼就必然會被內閣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