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李醫生在看閻解娣的時候,其實閻解娣也在觀察自己的三個新醫生同事,她觀察下來三個醫生的人品都很不錯,而且自制力很強。

小李醫生比較熱情,而且這位小夥子年齡小沒有城府,什麼心思都在臉上,應該是最好打交道的。

而李醫生和小李醫生應該是一個大家庭的,不然也不會說把白麵餅子和牛肉辣醬都讓他交給小李醫生的爺爺。

張醫生這個人不太清楚,但是從他的表現來看應該屬於那種比較喜歡遵守規矩,但是不肯吃虧的那種,雖然在這個衛生所看起來李醫生是這裡的主管,但是這個張醫生的動作裡明顯就是,該我的你就一點都不能少的這種態度。

作為一個鈴醫察言觀色也是一個基本功,而且不僅如此,還要一眼看出人家窮不窮,肯不肯真正花錢治病之類的功底。

閻解娣認為她現在的突破口就是小李醫生,這小夥子只要適當的給一點點好處,保證不管什麼訊息都能竹筒倒豆子一樣告訴你!

而同樣,小李醫生也是認為閻解娣這個新同事是個不錯的人,最重要的是手面大,比一般男人都豪爽,是個值得交往的朋友!

於是在下午的時候,小李醫生主動上去搭話,兩個老醫生也想趁機觀察一下這個新來的小年輕女醫生的人品和情況,也算是拿小李醫生去探探情況吧,看情況再決定以後該如何打交道。

對於小李醫生過來搭訕,閻解娣不由得暗暗鬆了一口氣,總不能我一個女孩子去主動和人搭訕吧?兩人稍微寒暄了幾句,小李醫生看著閻解娣很好說話很好打交道的樣子,小李醫生於是就把兩位老醫生稍微詳細的給閻解娣介紹了一下。

於是閻解娣就知道了,李醫生他是小李醫生的叔叔,也是他的師傅,他們現在還是屬於一個大家庭。

在這個衛生所裡他叔叔擅長治病,而張醫生擅長治傷和療毒,而他小李醫生跟著叔叔學醫已經三年了,不管是治病還是治傷,基本上是什麼都會一些,但是水平就比兩位老醫生稍微差了那麼一點點。

聽了小李醫生的介紹,閻解娣聽到他說學醫三年,看著他那自信的樣子,不由得想起師叔以前給她講的一個用來自嘲的,不知道是不是冷笑話的笑話。

師叔說過:“當初我學醫三年,自謂天下無不治之症。而自從自己行醫三年,才開始相信師傅說的世間無可用之方。”

看來這小夥子還沒有出師啊!醫道方面,只有自己懂得越多,才會發現自己不懂的更多!不過自己也不會打擊他的自信心,反正以後現實生活會狠狠的教育他的。

不過小李醫生問今天正好初九,傍晚是不是準備熱鍋熱灶?如果她準備熱鍋熱灶,那麼大家都會來幫忙的!

閻解娣知道有搬家熱鍋熱灶這個習俗,但是自己也沒有做過,既然大家願意幫忙,她就很愉快的接受了!這也是和大家搞好關係的一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