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怎麼往那邊跑了?”
“將軍,您快看!”
聶桓正自疑惑,卻聽到手下將士一聲呼喊,他下意識隨著其手指方向望去,但見烏泱泱的百姓,正不斷從城門裡湧出,一窩蜂的衝出石橋向著己方而來。
“這這這……這是?”聶桓心中驚疑不定,微一思忖,猛地一舉屈刀,“全軍方形陣,列陣!”
一聲大吼,隨即便傳來一陣拔刀之聲,刷刷刷的金鐵之音伴隨著馬兒嘶鳴,不過幾息之間,三千輕騎便組成了防禦方陣。
而這一舉動,也是讓百姓們的動作慢了下來,他們面面相覷,似是有無盡的疑惑。
時間彷彿在此時定住,軍民雙方就這麼互相注視著。
不多時,城池東西兩側又先後響起一陣嘈雜之聲,護城河與城牆之間,數之不盡的百姓在南門之外匯集,而河外,更有數千匹戰馬滾滾而來。
“將……將軍,咱們撤吧?”一名都尉小聲詢問。
“再,再等等,他們好像……好像沒有惡意。”聶桓嚥了咽口水,看看那些百姓,又駕馬去到方陣後面,死死地盯著已經趕到面前的一眾騎兵。
騎兵隊伍在距離方陣七八丈外時停住,十數個大漢下馬,快步來至聶桓身前,在其滿是疑惑的目光中,屈膝而拜:“見過將軍!”
聶桓愣住,三千輕騎也懵了,一個個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眼前究竟發生了什麼。
聶桓到底還是久經沙場的老將,穩了穩心神,問:“你們是誰?為何拜我?”
一個大漢回道:“小的李三思,三日前入伍定安守軍,現為新軍中一都尉。”
他說完,後面幾人接連報出自己的名字和職位,全是這幾日所募新兵中的領軍將領,基本都是都尉、百將,其中就有方才在城內要殺了劉安的那個漢子。
李三思等眾人介紹完,便給聶桓講起了事情起末,從募軍到練兵,從聽到承諾到謊言揭穿,從一心投效再到圍攻將軍府,慷慨中帶著憤怒,悲傷中帶著無奈,情真意切,言之鑿鑿。
聶桓聽完,愣了好一會兒,才猛地扭頭望向南邊,不敢置信地問:“你們是說,之前跑走的,是朝廷的鎮北將軍?”
“是!”
聶桓心裡那個悔呀,懊惱的直拍大腿。
幾個漢子互相對視一眼,同時呼道:“請將軍入主定安,帶領我等迎戰鐵勒部!”
“請將軍入主定安!”
身後數千騎兵同時呼喊,數以萬計的百姓也喊了起來,霎時間,迎接義軍入城的聲音響徹上空,震耳欲聾。
……
鎮北將軍府,聶桓坐在正廳主位上,看看廳下站著的十幾個大漢,又不停環顧四周,還是覺得不那麼真實。
如此一個城池高大、防禦強悍的郡城,就那麼輕易地到手了?
“將軍,百姓們都是一條心,偶有一些趁機作亂的,也都被亂棍打死了。”李三思抱拳道,“眼下城內還算穩定,請您下令吧,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聶桓點點頭,此時才有心思打量起這位李三思:身材魁梧,麵皮微黃,腮邊微露些許須茬,精氣神雖佳,但又有一種病態之感,雙目圓睜,頗有一股英雄豪氣。
“你叫李三思?”
“是。”
“以前作何營生?”
“將軍見笑,小的原是城外一個獵戶。”
“既是獵戶,想必身手不凡,可讀過書?”
“家裡窮,不曾讀過,只是跟鄉里學究認過幾個字。”
“嗯嗯,好……”聶桓喜笑顏開,不住點頭。
他沉吟片刻,喚來手下將領,連下三道命令:其一,派人回岷洮,請何文俊來此主持大局;其二,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