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殿才仙人帶著紀寧一起回黑白學宮的時候,就看見就在他出去這幾天的時間裡,不知道是具體的哪一段時間中,他們黑白學宮的門面外多了一個巨大的廣場。

廣場的中心立著一個半人高的石柱,石柱之上放著一個盤子,盤子裡也是一條鹹魚……沒錯,就是一條鹹魚。

這種鹹魚自身攜帶的發酵過的鹹臭味他殿才仙人很是清楚,畢竟他當年也是部落中人,部落中為了儲存冬季的口糧,便只能將河裡的魚用鹽巴滷起來,醃製成鹹魚。

正是這種不起眼的鹹魚,昔年曾經養活了他們大半個部落的人口,吃了十幾年,雖然如今已經過去了不知道多長的歲月,雖然如今殿才仙人已經成為了幾乎與天地同壽的天仙強者,但是記憶力越來越好的殿才仙人反而是對於年幼時的記憶更為深刻。

對著這種幾乎陪伴了他四分之一個童年的食物自然有所理解,所以一見到這條鹹魚,殿才仙人竟然回憶起了當年的生活,對於鹹魚有了更多的理解。

雖然氣味被眾人唾棄,口感也被人嫌棄,但是正是這種被人唾棄又嫌棄的東西養活了一個個小部落,這東西有大善啊。

正所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一刻殿才仙人只想吟誦:“上善若鹹魚,遭眾生厭棄而與怨,裹眾生之腹,活人無數,是為大善。”

同樣的,這種感慨一出口,殿才仙人便感覺到了福至心靈,這鹹魚可以使人活命,是善,那麼他的劍呢?

鹹魚奉獻了自己的肉,讓他人得以活下去,這是奉獻,這是慈悲,這是和昔年割肉喂鷹的佛陀一樣的大善舉。

然而,佛有慈悲心,也有霹靂雷霆手段懲奸除惡,佛祖的名言:“既然惡人做壞事的時候沒想到慈悲心腸,他怎麼也得讓他們見識見識這怒目金剛。”

殿才仙人知道他自己是劍修,劍修修的名為劍道,實際上劍道的根基仍然是殺伐,或者說所有的武道根基實際上都是殺伐。

當別人不願意聽你講道理的時候,你就要用物理幫助他們冷靜下來,劍道便是以殺止殺,殺了惡人,救萬千眾生的道。

殿才仙人悟了劍道的本質不只是劍,更重要的是用劍的人。風之劍意,水之劍意,生命劍意等諸多劍意也不過只是他的道透過劍施展出的術法而已。

真正掌控著劍的還是他這個“人”,對於他來說他的道才是劍道,他的意才是劍意。這一刻,所謂的風之劍意,浩然劍意都無法束縛他,他感悟到了這些師法自然的劍意之上更加玄妙的劍意——我。

沒錯,從這一盤子莫名的鹹魚中,他竟然知道了“我”的存在。而“我”正是凝聚太乙道果之前,證就太乙道果的先決條件之一,只有知道了“我”的存在,才能夠認知到“我”的特殊性,最後才能夠諸天唯一。

在殿才仙人和紀寧兩人進入黑白學宮的時刻,秦玄就已經知道了這兩位的歸來,正想要看著這兩位看見黑白學宮盯著一盤鹹魚時候的一臉茫然失措,無助且崩潰的神情。

誰能想到這兩位竟然頓悟了,殿才仙人的身上先是出現了一種極為詭異的感覺,彷彿那一刻殿才仙人化成了水,隨後又化成了一條鹹魚?

這條鹹魚的背後還帶著濃厚的佛光,彷彿是要普度眾生一般,隨後這普度眾生的佛光收斂起來,在殿才仙人的身上便出現了一點特質。

名為真“我”的特質,對於這東西秦玄雖然不熟,但是卻也聽說過這種特質的存在。

在證道太乙道果的諸多法門中,其實一般也不過是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內求,一部分是外求。

由於太乙道果本身的屬性便是“諸天唯一”“與世長存”,簡稱唯一性和繫結世界,所以證道太乙道果的前提條件也有兩個,一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