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亦不免泛起一絲懊悔,為何要集結重兵,向大秦發起挑戰呢?此刻,在大秦狂風驟雨般的反擊下,他發現自已難以抵擋,原本以為,正如以往那樣,面對他的侵犯,大秦會疲於應對,如今看來,是他判斷失誤了。

“陛下恕罪,您近日的行為,實在難以贏得我的信賴,保重。”

短暫的寂靜之後,莽漢皇帝身旁,一位宗師級人物卸下兵刃,邁步走向武振國那一方,表明了投誠之意。

“懇請大秦接納。”

“批准。”

目睹這一幕,其餘將士們士氣低落。

“陛下,您此舉實在令人心寒。”

隨著一個個放下武器,潰敗之勢如山崩,莽漢皇帝瞬間頹然跌坐於地,身為一名先天強者,失去這些助力後,他又如何能夠與大秦抗衡,轉瞬之間,眼中盡是迷茫與絕望。

愈來愈多的蠻族士兵選擇投降,他們明白,再做抵抗已毫無意義,八大宗師親自出馬,加上五十萬大軍壓境,僅憑這股力量,足以數十次摧毀臨海城。

現今尚存的生命,是因為他們仍有一定的利用價值,若執意負隅頑抗,結局必定悲慘,無人能逃脫臨海城的命運,而對於這位皇帝,眾人已是心灰意冷。

連自已的百姓都能輕易捨棄,日後遭遇更大的災禍,是否自已也會遭受同樣的命運呢?既然如此,又何必繼續追隨在他的身邊。\"

歸順大秦,也是另一種生存之道,至少他們在攻打天山關時,見識過大秦士兵即使面臨絕境,也未曾萌生棄城而逃的念頭,即便是死,也要堅守崗位,並且大秦還派出援軍支援,兩相對比,勝負已然分明。

“我等願效忠於大秦陛下。”

超過八成的人離他而去,投向大秦陣營。

武振國親自將降將扶起,給予充分的禮遇。

大局已定,莽漢皇室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卻無力挽回,如今他們自身也瀕臨滅亡邊緣。

當然,在他們周圍,仍有少數忠誠之士,依然擁護皇室。

然而這種忠誠並無實質意義,死去的人又能有何作為呢?

“放箭!”

武振國揮手示意,漫天箭矢如雨傾瀉至臨海城內,片刻間造成上萬人傷亡,已投降計程車兵紛紛側目,不忍目睹這場殘酷殺戮。

未曾讓他們參與屠殺,已算極為寬容。

降將們並無發言權,只能聽任安排,畢竟他們是率先投誠的,若無法做到這一點,旁人也不會對他們客氣。

城內抵抗仍在持續,但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所有掙扎都是徒勞,經過幾輪箭雨洗禮,最後一名宗師喪命,這也標誌著莽漢王朝的終結。

這是近幾十年來,第二個覆滅的王國。

這條路,是他們自我選擇的結果,錯誤的決策使他們走到了今天的境地。

佔領臨海城,大秦龍旗在此高高飄揚於城牆上。

龍旗所指之處,即為大秦領土。

自此,莽漢全境淪陷,納入大秦版圖,疆域面積瞬間擴張了一倍以上,雖然莽漢的疆域並不遜色於大秦,甚至更大,但其人口數量相對較少。

“諸位將軍,請隨我一同返回王都。”武振國發話。

如此龐大的軍隊,顯然不可能全部返回王都,屆時秦玄真會怎麼想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他們今後的職責是在原有區域內駐守,無需大規模遷移。

只需挑選其中最為強大的一部分人,隨他迴歸王都,接受大秦的封賞,正式成為大秦的將領即可,後續事宜,大秦自會妥善處理。

攻下一個王朝雖看似風光,但實際上管理起來頗為不易。

想要讓這片土地重新煥發生機繁榮,恐怕需耗時數十年之久,才能徹底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