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過來。

開疆闢土易,治國安邦難。

如果不是莽漢是一個不穩定因素,這裡的狀況,秦玄真或許未必會選擇派兵攻打,處理起來極其棘手,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阻礙王朝的發展。

但問題解決後,也意味著從此不必擔心後方會有背叛之舉。

“遵命。”

他們哪敢提出異議,緊跟大軍步伐,奔赴王都,往後彼此便是同僚,無需懼怕什麼。

此次北伐之行,至此完美落幕。

如此輕鬆地攻克莽漢王朝,讓武振國他們頗感意外,竟未遭遇太多抵抗,短短二十天就將此處收入囊中。

這其中的關鍵,無疑是那位突然現身的強者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使得附近各王朝不敢與大秦發生衝突,生怕那人突現於自家境內,屆時又有誰能抵擋?

不論此人來歷如何,但他確實幫助大秦度過了難關,不禁令人猜測他可能是三皇子背後宗門的強者降臨。

經此一戰,這片區域將在接下來幾十年內保持安寧,不大可能出現大的紛爭,除非有哪個王朝突然崛起,實力大增,並懷有問鼎天下的雄心,那將會是其他王朝的災難。

返程途中,五十萬大軍逐漸分散,各自返回駐地,功勞將由朝廷統一下放,無需所有人一同返回王都,朝廷高層也不希望見到如此眾多計程車兵聚集在王都之外。

抵達王都時,僅有一萬餘人同行。

武振國等人凱旋迴朝,引發了一場轟動。

自然是少不了論功行賞,而且還將降將帶回,得知事情始末後,秦玄真心胸開闊地將他們冊封為大秦將領,自此莽漢所屬區域,亦將成為大秦的疆土。

後續的規劃等工作,他們可以自行研究後彙報給秦玄真。

就在當天,莽漢亡國的訊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王都的大街小巷。

“小小蠻夷,竟敢侵擾堂堂大秦,遭滅國真是咎由自取。”

“自此以後,邊疆再無敵寇侵犯。”

“……”

無數百姓發表著各自的感慨,大秦取得如此輝煌成就,激發出一大批青年投身軍旅的熱情,然而由於王朝尚未有擴充軍備的計劃,他們的一腔熱血暫時只能擱置,等待將來時機成熟。

另外,天山關已被撤銷,因為那裡已完全屬於大秦領土,自然無需在國界內設立雄關阻止自已人進出,至於原先駐守關隘的人員如何安置,秦玄真自有安排。

同時,天星老人也終於得以回到王都。

御花園中。

“天星老人,你在邊境值守那麼久,可曾見過九幽?”秦玄真詢問道。

近期前來聯姻的人絡繹不絕,儘管多數人高攀不上三皇子,但對於大秦其他皇子,各個都想迎娶公主,以至於那些皇子見到秦玄真便避之不及。

甚至有人暗中引導秦玄真去找尋秦九幽,這類事情本應由老大親自出面解決,想必他會答應的。

可是,他們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得到秦九幽的任何訊息,彷彿他就此消失在人間。

“回稟陛下,微臣並不知曉大皇子的確切行蹤,因戍守邊疆之故,一直未能抽身前往琅寧城,僅在大皇子到達當日有過一面之緣。”天星老人如實相告。

這確是實情,當時莽漢大軍集結於河對岸,他怎敢輕易離開,因此對於琅寧城發生的種種,他所知甚少。

“這孩子能跑到哪裡去呢?莫非是被哪個勢力抓走了?”秦玄真憂心忡忡,他對秦九幽寄予厚望,若非萬不得已,也不會將其逐出王宮。

現如今,大秦內部安定,除了宋家之外,再無他人有作亂之力,即便宋家本身,也已悄然潛入陰影之中,在摸清那位強者的底細之前,估計不會輕易再度活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