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扶搖為紅珊請了聖旨,讓她陪同康王一同前往江城,這是紅珊自己提出來的。
她說康王願意為兩個人的將來努力,她也不願意只是等著,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她想理直氣壯和他並肩站在一起,就要努力,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就要讓人看到她的能力和出色,她可以配得上康王。
李扶搖也相信若紅珊去,必能相助康王更快更好的處理事務,何況她知道些後世處理水災災害的方法,哪怕只是理論經驗,也比摸著石頭過河一籌莫展的古人強。
但願百姓傷亡不大,突然想去拜拜菩薩,李扶搖苦笑,人在無力的時候就只有指望神力了。
康王和紅珊他們沒日沒夜的趕路,到了江城的地界,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雖然早有預料,但在親眼目睹時它帶給人的震撼力簡直無法跟想象中的畫面去比。
天陰沉沉的,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放眼望去滿城皆是水,水沒有消退,如汪洋大海般,偶爾露出幾個屋頂,樹梢,大部分房屋被沖塌,水面上漂著殘枝樹葉,傢俱衣物……還有人……你能想象得到的,想象不到的都漂在水裡。
這只是他們入眼看到的一角,此刻他們站在一處地勢較高的山上,還沒進入城中心,不知城中心情形如何?
眾人心情很沉重,顧不上休息,康王立馬分派任務。
先派士兵搜尋江城知府在何處,聯絡上了解清楚現況才好施展工作。
另分兩到三人一組,二十組士兵乘上小舟分散入水中,每五組一個方向,配一艘小船接應,各方位搜尋是否有尚存生息之人,搜尋到就以吹哨為號,小船接應上船施救。另用一艘小船接毫無生息之人。
眾人一路往前划行,遇到的多數是已遇難的。偶爾有個別抱著木頭泡在水裡奄奄一息,連呼救聲都微不可聞、也有或抱著木盆,或騎著樹杈,或趴在屋頂等待救援的,聽著或遠或近,此起彼伏的哨聲,眾人有了動力。
“哦啊…哦啊……”不遠處傳來斷斷續續的微弱嬰兒啼哭聲,凝神聽去,又沒了。
紅珊舉目瞭望,發現在一個樹杈上卡著一個水盆。紅珊指著那邊對掌舵手說:“開到那裡看一下。”
船無法靠得太近,底下有東西擋著,距離水盆還有一人高的距離,紅珊看向康王,康王回以安撫的眼神,喚道:“偉廷。”
只見劉偉廷足尖一點,只看到一個人影掠起,還沒看到動作,已見他端著水盆站於船上。紅珊湊近一看,果見一個五六月大的嬰兒躺在裡面,身下墊著厚厚的衣服,油衣包著,此刻小臉煞白,氣息微弱,紅珊趕緊把他抱進船艙避雨,脫去面上溼掉的衣服,小虎子已趕忙去找他的包袱,拿起一件純棉裡衣,給紅珊先將就給他裹上。原來是個女娃兒,發著燒,看似不大好,抱在懷中給她溫暖,喚小虎子去倒點熱水加點糖,給她喂進去,擰條溼毛巾給她放額頭上降溫。可憐的孩子,可能媽媽已經不在了,細心的為你包裹、把你放進水盆可能是她給你想到的唯一一條活路了,你要堅強的活下來。
夜幕降臨,誰也沒叫餓,持續不斷的邊行邊救人,去尋知府計程車兵帶來好訊息,已尋著知府,在後面的小舟上。果見後面一葉小舟上站著一個身著官服的中年男子,微胖,臉圓,乍看面容和藹,細看雙眼銳利,應是做事幹練果決之人。
江城知府劉永輝上到小船來給康王見禮後講述了這幾天的情況:七天前劉永輝看上頭沒有回應,怕等不來救援就潰壩,即使沒潰壩,城中積水排不出,水有腿深了,淹了許多家庭,便果斷下令城中居民和下游三鎮居民收拾重要物什撤離,往受災輕微的城鎮撤去或暫尋高處避之,剛開始無人願意離開,後來在他動員和強勢驅趕下走了大部分,有親戚朋友的則去其他城鎮投奔親友了,剩下的小部分則是因各種原因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