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離開的。

劉永輝似在回憶的說道:“三天前潰壩,那水威力之大,看者害怕,房屋推倒,樹木折斷,人在水裡如同螻蟻,只能聽天由命。昨天水流緩了,雨也小些了,咱們才敢集合一些會鳧水的壯丁紮了竹筏出來救人,現受災的一些災民安頓在普雷寺,那裡地勢高,淹不到,只是地方不大,安頓不了太多人。也沒糧食了,你們來了就好了。”劉永輝說到後面忍不住眼眶發紅。

康王說:“天災難料,劉大人處理甚是妥當了。糧食米麵衣服等都在後面的船上。劉大人讓侍衛帶人搬上寺去。這是聖旨與救援方案,這善後工作還需大人費心。”劉永輝跪下接旨。

康王移交了聖旨後,便轉頭問紅珊:“紅珊姑娘,這裡救治、打撈、消毒等工作有劉大人安排,咱們現在首要任務是看下如何疏通水渠,加快退水。你看如何操作為宜?”

劉永輝甚是驚訝,這小女子何許人?能得康王如此的器重?

紅珊便向劉永輝瞭解這水庫洩洪口通向位置,紅珊看過地圖,劉永輝一解說,大致位置還是知道的,但是現在到處都是水茫茫,很難分得清,便請一個熟悉地勢計程車兵帶路,康王和紅珊決定今晚歇息一晚,明早帶上工具去通水渠,把水引入河流。

第二天一早,康王便和紅珊帶上一隊人馬跟隨江城計程車兵出發勘察地形。小虎子沒有跟隨,他另有任務。

遇水乘船,遇山騎馬,出了江城,水便沒有那麼深,水庫是有多條水渠通向周圍村鎮的,方便百姓用水及澆灌莊稼等用途,士兵說,在水庫水位上漲到危險程度時,水閘門就全部開啟了的,剛開始排了些出去,但是後面水就排不出去了,因為周圍都是水。

康王和紅珊一邊走一邊觀察四周樣貌,決定了挖掘通渠的路線。

在挖掘到半中途時,他們遇到了一大難題,一座小山擋住了挖掘的路,都是山石,很難挖動,康王正打算繞路的時候,紅珊說:“不用,我已另小虎子去取火藥了。還沒回轉,稍等些時日,我們先跳過這一段,先往前面挖去,等火藥來了再繼續通這一段。”

康王好奇的問:“火藥是什麼?”

紅珊斟酌了一下用詞,說道:“火藥是種威力很強的武器,可以把這座小山直接炸開。”

“哦,這麼厲害?怎麼做出來的?你是怎麼得到的?”康王好奇她怎麼知道這麼多奇奇怪怪的東西?

紅珊敷衍道:“這事說來話長,等以後有時間我再同你細說。”

其實是她在和李扶搖製作救援方案,說到要通水渠的時候,就已經著手準備,命暗衛找了三個喜歡製作丹藥的道士,給了他們一張製作藥方,製作火藥的三大原主材料:硫磺、木炭、硝石並不難尋,只是比例怎麼搭配她們不懂,需要他們自己去摸索研製,她們許諾只要製作出來許以重金酬謝。

之前試了幾次是有點效果,只是威力不強,就跟放個鞭炮一樣而已,但總歸是希望,也不知道現在製作出來沒有,只要等小虎子回來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