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掌櫃要在九里村蓋青磚大瓦房的決定傳出,不少人盯著這活計呢。
不過七月底春小麥收穫季,有些家裡壯勞力少的,如今還在地裡收割糧食,完了還得去曬穀場小麥連殼打成面,儲存起來吃呢。也有家裡大部分種植菜的,賣給蕭家後,揣了錢去城裡買糧食,尤其是大量種植韭菜的,那是割了一茬又長一茬的東西,這樣算下來,家中糧食比往年多了不說,還省下大把子力氣,能接楚掌櫃建房子的活兒。
當初白湘母女建瓦房是做飯食吃,雖然有肉末,但沒錢拿著實在啊!楚掌櫃為省麻煩,沒有請人來做飯給短工吃,但當日結算銅板,那也是一筆收益了!
而,沒跟上唐臧月腳步的村民悔不當初,已經決定來年種上菜。就算沒人來村子建大瓦房,少一筆收益,但也能省不少力氣,讓家中孩子們少吃點苦,少受罪啊!
就在楚掌櫃提出建大瓦房後不久,薛大夫也效仿,在蕭家旁邊建院子。而唐臧月也在考慮,等貓冬時,村裡閒下來了,將自家房子重新推翻了修建。
至於住哪兒……這不是楚掌櫃和薛大夫新建的房子可作選擇嘛,到時候給對方租金就行。兩人即便房子建好,也不會在這兩年常住,倒是便宜蕭家了。
九里村村民,有的在地裡勞作,有的已經在掙錢,幫著楚掌櫃起房子了。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嬌兒與唐大夫處得不錯,抱著試試的心態,還真叫她男人趕上活計做。因為楚掌櫃不包飯,這些短工都是等自家娘子送飯上來,下午接著開乾的。
嬌兒因為成了婆家大功臣,手裡還捏著豐厚的嫁妝,腰板子都硬了不少,在家中活計都是做最輕省的,晌午也是她負責給夫君送飯食。
她笑眯眯地看著自家夫君吃,後者新婚燕爾,還挺不好意思的,詢問:“你吃過了嗎?”
張嬌兒:“吃過了才來的,你趕緊吃,吃完我還得抓緊回去幹活兒。”
“辛苦你了。”
雖說兩村離得近,但一來一回挺廢腳程的,再加上上午正熱,男子心疼張嬌兒,新婚夫婦不得蜜裡調油?你儂我儂?
唐臧月來的時候,見其他漢子與娘子都挺正常,唯獨這對——
沒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