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是盛產高粱的地兒,七月份正是高粱收穫的季節,唐臧月去的剛剛好。

當地高粱15文錢一斤,相當於半鬥精米的價格,唐臧月作為大量購買的,價格自然好商量,一斤可以便宜兩文錢。

弱水離邊關不遠,快馬加鞭兩天不到就能抵達,唐臧月想著既然出來一趟,收集完高粱,說明來年會再來,讓這些人多種植些,便又去了一趟臨榆收集海鮮,最後趕在七月中旬回到九里村。

因為唐臧月不在,家中用冰是找的楚掌櫃,但後者製冰的成本高,蕭家人過得便沒那麼安逸,且在唐臧月消失這段時間,柳氏食肆沒再出售過冰製品。

因為天氣炎熱,就連滷味購買量也下降,也幸好唐臧月早有準備,柳氏食肆推出冷盤來出售,倒是吸引了不少食客。

對柳姨娘而言,天氣炎熱,也沒了做飯的心思,冷盤簡單,先煮好東西放涼,最後拌味兒就成,能省不少麻煩。

唐臧月歸來,家中冰才不限量使用下去,柳氏食肆也再次提供起冰棒來。價格還是之前的價,受到很多人喜愛。

夏季,柳姨娘在柳氏食肆花的心思少了些,還有一個原因,七月下旬連著是蕭月濃的生辰,在唐臧月這兒,也是大辦的。

九里村的孩子連著吃撐。大概這兩個月,是過得最舒服的了。

待到八月份,唐臧月開始著手秋播辣椒籽和釀酒的活兒來。

家中長工有了經驗,再加上普通作物又沃了一次肥,這次他們有希望辣椒的產量會比第一次還多。

因為家裡無需操心,唐臧月便跟楚掌櫃租了鎮外的廢棄院子,還借了人手挖地窖,準備釀酒。

楚掌櫃一聽釀酒,詢問了下唐臧月,是用以賣還是自家吃?

唐臧月給出的說法是:“少部分賣……不知楚掌櫃有沒有發現,今年夏季過得格外漫長、炎熱,我當心來年冬季亦是如此。酒可是冬季最好的暖身東西。”

楚掌櫃一想,道:“那是要大量釀製?會不會此處宅子不夠?不若我將自己名下偏僻的宅子都免費給唐大夫使用,到時老夫人只需要將釀製好酒分給我一些便好。”

說著說著,楚掌櫃試探性道:“唐大夫是不是以後都要住在九里村了?”

唐臧月思索了下,點頭道:“九里村村民還不錯,若是換個新地兒,又得重新結識人,打好關係。”她嫌麻煩。

楚掌櫃:“行,到時候我在唐大夫旁邊砌個青磚大瓦房,與唐大夫你做鄰居。”順帶將東西搬去青磚大瓦房,以後好有個照應。

唐臧月淺笑,沒拒絕。只道:“若是要蓋房子,可以優先考慮九里村的村民。”

楚掌櫃同意了,畢竟自家的人要幫唐臧月挖地窖出來釀酒,沒多的人手。如果以後在九里村定下,建造青磚大瓦房找九里村村民,是第一波買好,也是提前打好鄰里關係,雙贏的局面,何樂而不為?

唐臧月給楚掌櫃記了個賬本,雙方手頭都有。未來若是楚掌櫃要提取東西,雙方劃個記錄便好,這也算親兄弟明算賬了,給楚掌櫃一種唐大夫考慮得很周到的想法。

薛大夫在知曉二者的交易後,也將偏僻的宅子貢獻出來,還主動請纓讓自家人去看守地窖的酒。目的顯然和楚掌櫃一樣。

唐臧月同樣沒拒絕。

在趕進度,將地窖挖好,唐臧月才拉上柳姨娘進行酒水的釀製。

大量採購的高粱,她不準備製造什麼口味,而是怎麼簡易怎麼來,將成本控制在最低,能釀製就成。但高價購買的高粱,唐臧月準備留著自家吃的,所以有不同口味,譬如桂花釀、桃花釀……

不過,口味即便改變,也不準備深藏多年,畢竟後面動盪,誰知道會不會居無定所?還是早早挖出來放空間最為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