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柳氏食肆沉靜下來,她讓家中長工在鋪外擺設了特製的大鐵桶後,便與家中說了聲,揣著蕭鍾離和蕭三郎去了郡地。
說到柳氏食肆,讓客人津津樂道的除了味道,還有裝橫。
牆壁刷了唐臧月特製的白汁水,雖然與後世非常平的白牆沒得比,但主要目的是為了白色背景好作畫。
她讓家中年紀最大的哥兒在宣紙上繪製了草圖,才在牆壁上開始作畫。
白汁水不像後世刷白牆的熟石灰製造,剛裝修好對身體有害,相反,這種從植物上提取的汁水沒有等待期,人可以隔日便徑直入住。只是容易揮發,需要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修補。
繪畫的內容是農作物和每道熱騰騰的食材,直叫人歎為觀止。所以客人點菜都不用媚娘她們作介紹,看看牆壁上的畫便知曉想吃什麼。
媚娘和張夏氏這樣年輕成了親的小娘子負責前廳傳菜,王小六幾人負責端盤,最後是蕭月濃在那裡記賬。蕭月春記性不好,負責全場治安,只要誰敢鬧事,和食肆的男丁一起把這種人叉出去。
當然,鬧事得很少,食肆連只點主食不點菜的都招待,因為前廳坐不下,還有不少人在外面搭桌椅坐。如果客人只買主食,唐臧月都會建議對方拿可盛的器皿回去吃。自然,不回去吃,想在食肆落定也行,只是得接受異樣眼光。
你在一眾食客中,佔一個桌位還慢騰騰地只吃饃饃,讓後面排長龍子的人怎麼想?
有些有修養的食客就罷,若是憤憤不平的,會當著唐臧月的面陰陽怪氣道:“唐大夫,你這規矩立的真是,叫我說什麼好?本來優惠就不賺錢,你還給這種只點主食的客人一張桌子,讓我們排隊的其他客人怎麼想?”
唐臧月:“來者是客。”不想吃也可以走,反正優惠就幾日,現在這些食客是來佔便宜的,她也沒必要為了推廣挽留那麼幾個。
臉皮薄只點主食的,自然會早早吃完退散。
等到客流量下來,門檻兒處開始賣起滷煮來。
大鐵桶是唐臧月找鐵匠鋪打造的,容量很大,邊的話做了幾個洞,方便扣在木桌上。木桌也是找金木匠打造的,和年前做的火鍋桌原理差不多,只不過不是圓桌,而是長方桌,且鏤空的邊緣留了洞,鐵桶放在木桌上,兩邊洞吻合,再用螺絲進行加固,就能穩定下來。
鐵桶用來裝滷煮。
滷煮價格和劉氏攤位比,要低一些,只是麵條,且是冷食,需要客人自己回家加熱,全數打包處理。
靠著這些滷煮,柳氏食肆又吸引了一波客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