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官准確地將林美雪的每一個觀點傳達給國際友人,確保了資訊的無縫對接。
她的聲音清晰而堅定,每一個字都承載著對生命科學的敬畏與追求。林美雪詳細闡述瞭如何透過創新的分子設計,有效抑制了多種惡性腫瘤細胞的生長,同時減少了對正常細胞的誤傷。
她特別提到了一項突破性技術——利用AI演算法預測基因突變的潛在風險,為個性化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援。
隨著她最後一句話被翻譯,會場內響起陣陣驚歎與掌聲,各國學者紛紛點頭贊同,有的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瞭解這項技術的細節。
在互動環節,林美雪耐心解答了各國同仁的提問,她的專業與熱情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這場跨越國界的學術交流,不僅加深了彼此之間的友誼,更為全球醫學界帶來了新的啟示與希望。
林美雪的講述一直到持續到午間,結束後很多神經外科醫生圍著林美雪和她進行交流。蕭晨被擠到了一邊,索性就去坐在一邊等著。
他們圍成一個半圈,眼神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與對未知的好奇。林美雪面帶微笑,逐一解答他們關於腫瘤治療、基因編輯及未來醫療趨勢的疑問。
她的話語如同春風化雨,不僅解答了技術問題,更激發了大家對未來醫療科技的無限遐想。幾位年輕醫生更是激動地分享了自已在科研中的小成果,希望獲得林美雪的指導。
隨著別國神經外科醫生的演講,時間悄然流逝。直到午餐的鐘聲響起,大家才依依不捨地告別。林美雪也走到蕭晨身邊,拉起他的手,“久等啦親愛的,去吃飯吧。”
蕭晨微微一笑,眼中滿是對林美雪才華的自豪與愛慕。他們並肩走出會場,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步入餐廳。
他非常高興林美雪能有現在這樣的成就,她的每一步成長,都像是他心中最亮的星,他喜歡看到林美雪閃閃發光的樣子。
餐廳內,各國學者匯聚一堂,氣氛熱烈而友好,彷彿剛才的學術交流會還在延續。餐桌上,林美雪繼續與幾位新結識的同行交流,
話題從醫療技術拓展到了倫理、社會影響等更深層次。她的見解獨到,總能引發一陣又一陣的討論熱潮。蕭晨則在一旁靜靜聆聽,偶爾加入幾句風趣的評論,讓氣氛更加輕鬆愉悅。
餐後,林美雪被一群熱情的學者包圍,邀請她參加後續的研討會和合作專案。她欣然接受,並表示非常期待與全球醫學界同仁攜手共進,共同推動醫療科技的進步。
下午是心胸肺外科的討論,林美雪陪著蕭晨往前坐了坐,仔細的聽著各國心外醫生的演講。
下午結束後林美雪主動找到約翰教授,“Teacher, your assignment has been completed, will Eric stay in China or return to Los Angeles?”
(老師,您交代的任務已經完成了,艾瑞克是繼續留在中國還是回洛杉磯呢?)
“It's not very clear at the moment, he hasn't returned to Los Angeles yet, and I don't know what he thinks. What do you mean?”
(目前不太清楚,他還沒有回洛杉磯,我還不清楚他的想法。你的意思呢?)
“Of course, I hope that he can stay, I still need his help with the trial there, and he can he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