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殲7,超進化!(二合一) (第2/4頁)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txt電子書 十月廿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常浩南對於車的理解基本停留在某幾個如雷貫耳的品牌上。
但畢竟前往611所的路途不近,確實需要一些話題打發時間,而且從對方的語氣中不難猜出這輛車可能出自過去的某個三線工廠,那是一段他並未曾經歷過但頗有興趣的歷史,因此並不介意聽一聽與之相關的介紹。
盧育英拍了拍面前的駕駛臺,回頭對常浩南解釋道:
“這個車叫jc121a,是我們川省本地生產的,叫野馬白露牌,仿製的是bj121,省裡面不少公務用車都是這個型號,或者更好點的jc212。”
“本地生產……難道是你們611所或者132廠……”
常浩南說話的同時緊了緊身上裹著的大衣。
這輛看上去已經有些年頭的車跑起來漏風不說,還沒有取暖裝置,只能靠人來硬抗這蜀地冬天的溼冷。
他前世當然已經習慣了這種氣候,但現在這具身體還是第一次到長江流域過冬,仍然很不習慣。
“那倒不是。”
見他這副樣子,盧育英從不知道哪掏出一副手套遞了過來,示意常浩南戴上:
“野馬白露是當年蓉城汽車修理廠牽頭,聯合4家汽車製造和維修企業一起搞的,不過132廠在最困難的那幾年,給他們生產過一些零部件。”
“九零年之前,輕型汽車廠的發展勢頭一直不錯,可惜最近幾年,國外的好車不斷進來,還搞了合資生產,價格也越來越低,這種雜牌子已經很難賣出去了。”
對於常浩南來說,這種事情算不上新鮮,畢竟類似的劇情在未來的十幾年中還會不斷上演。
況且以他一路上的體驗來看,這個野馬白鷺牌汽車的質量也確實讓人不敢恭維。
對於並不直接影響到國家安全的領域,有些東西該放手就應該放手。
華夏的汽車工業必定是要發展的,但常浩南自己精力有限,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只能依託像是精工計劃這樣的途徑,讓尖端專案的技術成果更快擴散出去。
至於具體是誰能吃到這波技術紅利,那就只有看各自的努力和造化了。
畢竟,一個工廠的命運啊,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奮鬥……
常浩南和盧育英一路聊著關於這輛車、關於蓉城、關於航空工業的各種事情,總算趕在太陽落山之前來到了611所。
“現在負責十號工程的同志們都在132廠跟進01號原型機的總裝,所裡面稍微冷清了一點,不過我們殲7f專案組都在,也給小常同志你安排了一個簡單的接風儀式。”
或許是擔心被拒絕,因此後者緊接著又繼續說道:
“除了我們611所和132廠之外,還有參與專案的其它兄弟單位,尤其從築城那邊幾個廠所過來的同志們,都是特地趕過來的。”
“我也很想見見築城的同志們,他們很不容易。”
常浩南微微點了點頭:
“不過我還是想先去一趟住處,把隨身帶的行李收拾好。”
如果僅僅從地圖上看的話,那麼築城似乎並不比蓉城偏僻多少,但由於歷史、地形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導致前者的經濟水平要差上不少,同為三線建設產物的648所和貴飛(130雲馬廠和162雙陽廠合併而來)相比兄弟單位來說,發展自然也不那麼盡如人意。
目前只能靠著殲教7這一個型號維持著生產線和研發能力不至於斷掉。
因此在當初盧育英提出那個面向出口的殲7改進型計劃時,築城方面幾乎是不假思索地選擇了加入。
考慮到132廠未來的大部分產能恐怕都會放在生產殲10上面,貴飛廠很有機會獲得後續殲7新改型的生產任務,而648所也可以藉著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