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 (第2/4頁)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txt電子書 十月廿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有他知道,有一套完全獨立自主的技術標準對於工程人員來說有多麼爽。
很多開發過程都可以使用封裝好的標準模型,像是搭積木一樣輕鬆完成。
類比一下的話,就像是過去要用匯編語言乃至機器語言編寫程式,現在突然可以直接用高階語言了。
因此在介紹數值模擬的思路時,他特地給在場的專家組成員畫了個餅:
“需要注意的是,這份評定指南不單是進行氣動穩定性測試的操作手冊,而且還是航空發動機氣動穩定性分析系統中的一個部分。”
“當我們在航空動力領域的標準足夠完整和準確之後,可以建立一套適用於多種型別發動機、用於評估各項降穩因子對發動機氣動穩定性影響的模擬系統,允許使用者選用封裝好的標準模型來組裝成目標發動機進行模擬,從而指導與發動機配套的進氣道設計流程……”
當常浩南講到這裡的時候,對面已經有幾位專家露出瞭如痴如醉的表情。
他們當然知道這是個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情。
但這個餅實在太香了。
華夏的航空發動機專案由於長期作為飛機專案的配套,缺少技術延續性,因此每個新型號的預研和設計過程都彷彿是在渡劫,需要進行很多重複性的工作,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經費,往往效果還不好。
這裡坐著的專家們都體會過這種無奈,所以更希望常浩南提出的這個想法能夠成真。
要知道,對發動機進行模組化的數值模擬和模擬,可是包括英美在內的發達國家都沒想過的事情。
在這個多數人都想著跟在美國或者歐洲後面亦步亦趨的時代,能有這種“出格”的想法本身就已經很不容易。
甚至已經有人開始設想這套模擬系統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了。
講解逐漸接近了尾聲。
“……如果區域性需用喘振裕度sm1滿足√[max(smp^2,sma^2)+sm2]+smt+smt;sm1,則補償溫度畸變的區域性需用喘振裕度的計算方式為……”
“得到各個降穩因子的區域性需用穩定裕度後,對非隨機因子的區域性需用穩定裕度按代數和的方法考慮,對隨機因子的區域性需用穩定裕度採用和方根考慮,從而得到總的需用穩定裕度。”
“在納入考慮的幾種典型工況中,剩餘穩定裕度最小的那個,就是發動機氣動穩定性設計的薄弱環節,也是工程設計階段需要著重最佳化的物件。”
說到這裡,他直接放出了一張渦噴14的總需用穩定裕度構成圖。
其中清晰地表示,高空飛行、加力通斷情況發生變化時,是這臺發動機穩定性最薄弱的環節。
與試飛過程中獲得的資料相符。
常浩南轉過身來,面對著專家組成員微微鞠躬示意。
“我關於航空發動機氣動穩定性測試和評估辦法的介紹結束,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謝謝大家”
現場出現了一個短暫的沉默。
大概幾秒鐘之後,不知道屬於誰的第一道鼓掌聲響起。
隨後,整個會議室,頃刻間被掌聲所填滿。
雖然進入了專家組的成員都是在昨天的科工委座談會上就表態贊同設立新標準的人,但沒有人想到,常浩南這邊的工作完成度已經如此之高。
事已至此,大家都很清楚,完全屬於華夏航空工業自己的第一條標準,就要出現了。
當然,例行的提問環節還是少不了的。
只不過氣氛卻跟一般的評審會完全不同。
正常情況下,評審組的提問性質更類似於“質詢”,是要求臺上的人對於之前沒講明白,或者有疏漏甚至錯誤的地方進行解釋、說明或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