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 (第2/3頁)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 txt 十月廿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95km/h的平飛速度,相比貴國空軍過去用過的強5iia更適合進行對地攻擊,而最大速度可以達到1.2倍音速,相比蘇25又可以更快到達戰場……”
“高階教練型有總共7個武器掛點,而戰鬥教練型則有9個,最多可以掛載總共3噸的武器裝備。”
“我們在機腹的左前方預留了一個帶有資料介面的輕型掛點,可以掛載資料傳輸吊艙或者鐳射瞄準吊艙,從而使用電視制導或者鐳射制導的精確制導武器,這也是老型號攻擊機所不具備的……”
帶貨這種事情,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進行拉踩,因此林海軍一番舌燦蓮花,很輕易地把自家產品描述成了最適合第三世界國家空軍的裝備。
實際上他倒也沒說假話,只不過眼下這會,華夏的航空工業還沒辦法提供配套的相關裝置罷了。
但沒關係,硬體介面已經留好了,剩下的都可以等ota。
果然,馬拉特參謀長也沒太在意精確制導武器的事情。
蘇丹的第一個大規模油田還是華夏石油天然氣公司給造的,眼下尚未投產,還沒有財大氣粗到大規模使用精確制導武器的程度。
再說他們面對的主要對手也就是一些分離主義武裝和薩赫勒地區的恐怖分子,能打個火箭彈就足矣。
“這架飛機的航程如何?”
馬拉特關心的還是續航時間要足夠長,否則別人看見飛機來了躲一會,你找不到目標就得很快返航,那就沒意思了。
而一般的教練機因為沒有這方面需求,所以普遍不會設定太長的留空時間。
好在殲教9脫胎於一架正經的戰鬥機,又換了油耗更低的發動機。
“帶三個副油箱的情況下,最大航程2600km,遠超大多數同型別號。”
林海軍繼續毫不留情面地diss友商。
說到這裡,他又突然靈光一閃,補充了一句:
“如果貴國特別需要執行一些長時間空中巡邏的任務,那……我們公司其實正在研發一種無人機,類似美國軍隊用的那樣,馬拉特先生可以等到明年再來看看……”
二人說話間的功夫,繞了一圈的01號原型機再次飛了回來。
只不過這一次,是跟那架伴飛的殲教7一起做編隊飛行。
馬拉特再次舉起了手中的望遠鏡。
不過這一次,單從視覺上看,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的。
就在他有些疑惑的時候,旁邊的無線電裡面傳出了一段塔臺和飛機之間的對話。
林海軍直接充當起了翻譯的職責:
“這是在測試我們飛機的操縱精確性,塔臺要求跟在後面的殲教9相對位置向前5厘米。”
“奪少?”
如果不是望遠鏡掛在脖子上,馬拉特恐怕已經手一抖把它給摔了。
“5厘米。”
林海軍用英語重複了一遍,然後欣賞著面前阿拉伯老哥目瞪口呆的表情——
對於表演隊專用的殲教9y,孫惠中創造性地在機頭原本給雷達預留的位置安裝了一臺從電子14所定製的無線電測距儀,可以直接在飛機的hud上顯示出前半球120°範圍內目標的相對方向和距離。
相比於雷達,這個小玩意的作用距離只有不超過100米,但勝在可以同時追蹤最多五個目標,而且精度更高。
完全是為了編隊飛行表演量身定製的功能。
結合油門反應迅速且準確的渦噴14b發動機,完全可以讓飛機以厘米級的精度進行編隊飛行。
當然,由於沒有fadec,發動機還是由油門杆獨立控制,所以這種玩法對於飛行員的手活要求非常高。
以蘇丹空軍的訓練水平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