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紈絝子弟七嘴八舌地追問周驥,
令周驥羞愧得無地自容,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旁人不知內情,他心裡清楚得很,
自已遞上的那一紙降表中,根本就沒有這些莫名其妙的內容。
真不知是何人寫下這樣一份奏摺,搶了他的風頭,實屬可惡!
不同於此刻一頭霧水的周驥,
隨著朱標聲音不斷響起,坐在前方的諸多王公大臣再也按捺不住,紛紛竊竊私語起來。
這份奏章無疑為他們揭示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讓他們意識到在對付草原遊牧民族時,除武力征服之外,還有一種更為隱晦而安全的方法,
這種方法雖見效緩慢,但卻更為穩固,且對大明有著無可估量的利益。
他們只需付出國內常見的原料,就能持續獲取草原上寶貴的羊毛、羊肉和馬匹。
這是他們未曾設想過的戰略途徑。
相較於此刻困惑不解的周驥,
隨著朱標的話語漸次落下,那些洞察秋毫的王公大臣們已開始熱血沸騰。
這份奏章中的策略,顯然是精心設計的陽謀,
瞄準的是草原民族的人性弱點——草原資源有限,無法阻止中小部落為了生存而湧向市場,
進而徹底成為大明的盟友!
好計策!
在一片低語聲中,
當朱標的聲音逐漸減弱,
朱元璋抬起雙眼,目光掃過座下或興奮異常、或點頭贊同、或默不作聲的眾多王公重臣,
然後用力一揮手,語氣堅決地說:
“此奏章所述諸項事宜,將成為我大明未來三十年處理邊疆問題的基本國策!”
此言一出,全場譁然。
當即就有都察院左都御史挺身而出,不顧正值元日宴會上,站於中央大聲疾呼:
“萬萬不可!邊疆事務危急重重,請皇上三思而後行!”
“懇請皇上三思!”
見有人帶頭,開濟心中大喜,緊隨其後進言勸阻。
九邊戰事豈能因一介少年戲言而定?
皇上對這少年過於縱容,絕非治國明智之舉。
身為刑部尚書,他有責任糾正偏差,消除皇上這種幼稚的想法。
想到這裡,開濟的腰板挺得更加筆直,矗立在奉天殿中央,頗顯風骨。
然而,面對此刻發聲的文臣們,朱元璋臉色陰沉下來。
無人比朱元璋更清楚這份奏章的價值所在,
同樣無人比朱元璋更明白當前邊境的真實困境。
他曾是這個時代的卓越統帥!
因此,朱元璋冷冷一笑:
“既然諸位愛卿對此有不同的見解,那就請提出你們的解決方案,
看看這關乎九邊的問題應該如何妥善處理。
我們在此享用美食佳餚,而邊疆的百姓卻食不果腹,連過年都吃不上一頓飽飯!”
“你們這些六部九卿,難道就不曾為百姓考慮片刻嗎?”
朱元璋話語剛落,出列的六部九卿連忙伏地叩首,聲稱不敢。
但他們仍堅持認為,不能將邊疆安危寄託在一紙奏摺之上。
目睹這些頑固不化的文官,朱元璋怒火中燒。
他此刻深深體會到竇澈所言的文官集團的“戰鬥力”。
然而,治理國家卻又離不開這些人。
此刻,朱元璋的眼神愈發明亮而危險,
眼神中透露出強烈的殺伐之意,似乎即將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當朱元璋情緒湧動之際,馬皇后敏銳洞察,立刻緊握住了他的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