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南疆十幾個土司聯袂上書請求歸順,這在平常足以載入史冊,告祭天地祖先,受盡讚譽。

然而,僅憑這樣一紙奏章就想贏得公主芳心,姓周的恐怕是痴人說夢。

朱元璋挑選駙馬的標準極為務實。

看重的是駙馬是否具備實力。

如今老朱家僅剩朱元璋一人,大明皇室勢力薄弱至極。

老朱正是透過這種方式穩固皇權統治。

畢竟,駙馬歷來都是皇權最為堅定的支持者。

竇澈思緒如飛,猶如脫韁之馬,對於上方如同滑鼠點選般抑揚頓挫誦讀的奏章充耳未聞。

畢竟,在領導開會時走神,這已然成了他的被動技能。

他甚至由朱元璋鞏固皇權聯想到後來的軍機處,再到未來的君主立憲制度。

倘若大明真能打破歷史輪迴,在他運作之下延續五百年,或許也將走向君主立憲之路?

如此,他也算是對得起朱標的期望……

一面浮想聯翩,竇澈一面品嚐著鹿筋柔韌滑爽的滋味。

然而,他很快覺察到一絲不對勁。

上方正在宣讀的奏章,越聽越感似曾相識。

正當他這般思索時,竇澈不禁轉向奉天殿的最高處。

只見朱標手持半卷奏章,一邊激情澎湃地朗誦,一邊身體微微顫抖。

而殿下的群臣,理解其中深意者皆面露激動之色;

尚不明瞭者則竭力吸收資訊,不時詢問鄰座同僚,而後豁然開朗,頻頻點頭贊同。

整個奉天殿此刻都被這份奏章掀起的熱烈氣氛籠罩。

唯有端坐殿門兩側的兩人面面相覷。

竇澈略微回眸,發現不遠處周驥也是一臉愕然。

此刻,周驥恐怕也在納悶,為何上方宣讀的這份奏章,

聽起來與自已呈上的那張歸降文書迥然不同?

“……一旦九邊商貿開通,草原中、小型部落將響應號召,隨之安定!”

“若我大明再度與元庭交戰,只需在交易中對中小部落給予適當補貼與優惠,便可使其成為我大明抵禦外敵的先驅,以蠻夷制約蠻夷。”

“屆時,我方耗費的不過是些許茶葉、糧食、鹽布,而我大明邊疆之外,將有成千上萬的草原騎兵形成屏障。”

“由此,九邊之困得以根本解決……”

隨著朱標朗讀聲起落有致,竇澈臉色愈發古怪。

他終於聽出,此刻朱標朗讀的,正是自已之前耗時一個多小時胡謅出來應付朱元璋的東西。

說實話,當時他只是隨便拼湊了些內容交差,其中不少操作流程和概念含糊不清。

卻不料,這樣一份奏章竟得到朱元璋如此器重,

竟然在元日宴會這樣的場合鄭重其事地拿出,並冠以“天下第一疏”的美譽。

這讓竇澈一時之間有些措手不及。

他確實無意扮演這個角色。

而在竇澈身旁,同樣愣住的周驥瞪大了眼睛。

他無論如何也聽不出,上方唸誦的這份奏章與自已有何關聯。

究竟是何狀況?明明那份珍貴的土司降表才是重點。

為何此刻太子唸誦的,竟是這樣一份奏摺?

就在周驥滿心困惑,難以置信之時,

旁邊不知趣的同伴摸了摸耳朵,疑惑地問道:

“周兄,這聽著好像不是降表啊?”

“是不是周大人在降表裡夾雜了別的奏章?”

“對啊,周兄,你說的那些雲南土司繞口的名字啥時候出現?”

“我們還想聽聽那些雲南土司是怎麼求饒的呢。”

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