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贊皇縣地處太行山脈,與井陘縣一樣,左近亦有一座大山,便是贊皇山。

相傳,贊皇山乃前代帝王伐逆戰勝之處,有其親手所刻“吉日癸巳”石崖一面,乃千古絕筆。

也因此,這贊皇山與蒼巖山雖皆屬太行山系,但若論名氣,前者卻是遠遠大於後者,蓋因贊皇山不只有帝王親筆所書石崖,還有一座“贊皇禪寺”,亦是歷經百年的古剎,山上又有數處迴音之嶂,自然天成、頗為奇異。

每年秋爽時節,便會有無數人慕名前來,或遊山攬勝、或拜佛問禪,周遭百姓亦時常會去贊皇禪寺中祈願,香火鼎盛,遊人甚眾。

此外,這贊皇縣亦是河北東路的一處重鎮,由此可直入大名府,那大名府外更有一條官道通往東京汴梁,是連線真定、大名並開封三府的要地,是以比井陘縣更顯繁華,街衢之上各色店鋪林立,城廓遠闊、人煙稠密,乃是大宋邊城罕有的望縣。

這一日,秋雨初歇、西風送爽,贊皇縣東坊的雲來客棧裡,亦迎來了好些上山進香的香客,男女老幼齊聚一堂,頗為熱鬧。

然而,過兩道穿堂,再繞一所小院,那後頭的貴賓客院之中,此時卻是清幽安靜,小圃中,幾株秋花開在秋陰下,牆角一叢修竹,迎風搖擺,別有一番自在。

一個穿紅衣的小姑娘捧著只藥碗,碎步轉出短廊,自東廂一路行至西廂,立在門外喚道:“衛姐姐,嬌嬌來啦。”

“進來罷。”衛姝語道,將手中書卷放在了案上。

程月嬌推開屋門,小心翼翼地走到榻邊,眼瞧著那碗中湯藥將要灑出來,衛姝忙伸手去接,卻被程月嬌側身避開了,口中道:“衛姐姐快睡著,嬌嬌來餵你喝藥。”

這是她近來最喜做的事,一天三頓準時喂藥,從無錯漏。

衛姝只得收回手,靠坐在榻上的細布大迎枕邊,看著程月嬌舉起一匙湯藥,一臉期待地送至自己嘴邊,不由得暗自搖頭。

這是拿朕當布偶喂著玩兒了。

這孩子還真是……天大地大,玩兒最大。

罷了,這補藥也的確有些效驗,虧損的氣血已然補足,且經奔雷谷一戰,功力竟也小有進益,如今已達到從前的兩成半,若是加上煉血神功再拼死一搏,則五成有餘。

此等境界,已然可以縱橫大半個江湖了。不過,若是遇上山莊來客,那還是得避一避鋒芒的,畢竟她眼下是真的打不過。

張口吞下一匙苦藥,程月嬌巴巴地又送上了第二匙,同時飛快從果盒裡拿了塊杏脯,偷偷塞進嘴裡,動靜大得險些沒將果盒掀翻,卻還自以為瞞過了衛姝,一面鼓著兩腮偷吃,一面悄眼觀察衛姝的神色。

衛姝只得閉著眼睛,裝沒瞧見。

對這嬌嬌兒的脾性,她自忖還是頗為知悉的,心下也未覺她玩心重有何不妥。

歷經生死之後,還能保有一顆愛玩之心,可見此女天生膽氣便比旁人壯些,依照那藥典醫書上的說法便是“神完氣足”。

且這女娃兒心性也還不錯。

便在來贊皇縣的路上,有一日,衛姝見她偷偷在野地裡撮土焚香,對著那土堆嘰哩咕嚕地說了半天的話,一時喚“梅香”、一時又呼“順伯伯”,幾乎將程府中所有僕役的名字都喚了個遍。

衛姝一算日子,那一日恰是頭七。

由此可知,這嬌嬌女實非自私涼薄之人,如今一味地好玩,也只是在以一種她獨有之法,紓解那一日的驚怖與悲傷。

衛姝覺著這是好事。

心境舒和,於身體亦有益處,姜氏母女原就有病根兒,身子柔弱,衛姝傷重那幾日,她兩個也因淋雨受驚,病得很是不輕,所幸此時已然痊癒。若此番再落下了心疾,衛姝縱是手眼通天,也沒法子將她們全須全尾地護送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