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兵攻入喀爾喀。他的鐵蹄所到之處,就像一場“燒殺搶奪”的狂歡,把喀爾喀蒙古搞得一片狼藉。

可憐的喀爾喀蒙古人民,幾十萬人為了逃難,紛紛宰棄牲畜,拋棄家園,逃往漠南蒙古。在六十多里的逃亡道路上,人們老幼扶攜,死傷者無數。這場逃亡簡直就像一場“馬拉松大賽”,只是獎品是生命和安全,而參賽者們則是用盡了所有的力氣和勇氣。

這場“鄰居之間的紛爭”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噶爾丹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不斷地在周圍製造麻煩。而喀爾喀蒙古人民則像是無辜的受害者,被迫捲入了這場荒誕的戰爭。希望他們能早日擺脫這場災難,重建家園,過上和平安寧的生活。

當康熙皇帝得知喀爾喀蒙古遭受到空前浩劫時,他的反應就像是被突然潑了一盆冷水。他立刻派出翎侍衛大臣津進和郎中帕海等人,前往烏珠穆沁、科爾沁等地偵查情況。同時,他還派侍郎文達赴阿巴哈納班迪黛青和車陵戴青,設崗防護。這就像是一場“偵探大賽”,康熙皇帝是主辦方,而噶爾丹則是那個神秘的“犯罪嫌疑人”。

大敗喀爾喀之後的噶爾丹更是狂妄得不可一世,他一面繼續用兵,一面要求康熙皇帝交出由清廷收留的哲布尊丹巴。康熙皇帝當即派一等侍衛阿南達、戶部郎中拉西和喇嘛商南多爾濟等持諭旨告誡噶爾丹,清廷希望百姓共享太平,免遭戰爭離散之苦,對喀爾喀與厄魯特一視同仁。這就像是一場“和平談判”,只是康熙皇帝拿出了糖果,而噶爾丹卻只想耍橫。

然而,噶爾丹根本不把康熙皇帝的勸諭放在眼中,仗著幾萬鐵騎和沙俄的支援,繼續為所欲為。他就像一個被寵壞的孩子,拿著“玩具兵器”在“遊戲場”上橫衝直撞。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噶爾丹又以追擊喀爾喀為名,率兩萬軍隊沿喀爾喀河南下,一路長驅之下燒殺搶掠,進入漠南蒙古科爾沁境內。他的行為簡直就像一場“打砸搶燒”的狂歡,讓人不禁想問:“這傢伙是不是玩瘋了?”

理藩院尚書阿喇尼見噶爾丹行徑,率兩百蒙古騎兵在烏爾會河出擊噶爾丹軍隊,又派五百喀爾喀兵奪回了被噶爾丹擄走的人畜。這就像是一場“奪寶奇兵”,只是阿喇尼的“寶藏”是被噶爾丹搶走的百姓和財物。

但由於阿喇尼孤軍作戰,兵力不足,最終被噶爾丹擊敗,史稱“烏爾會河之役”。這場戰役簡直就像一場“拳擊比賽”,只是阿喇尼是個“輕量級選手”,而噶爾丹則是個“重量級拳王”。

之後,噶爾丹進一步向內地深入,清軍阻擋不力,使其一下子進入到烏珠穆沁境內,距離古北口僅九百多里。一時間,京師人心惶惶,物價飛漲,一些官衙甚至緊閉大門。這就像是一場“恐怖襲擊”,只是噶爾丹沒有使用炸彈,而是用他的鐵騎和刀劍讓京城陷入了恐慌。

康熙皇帝下令京城戒嚴,並諭令文武官員利用噶爾丹當下驕縱心態部署兵力抓住時機對其圍殲。這就像是一場“貓捉老鼠”的遊戲,康熙皇帝是那隻聰明的貓而噶爾丹則是那隻自以為是的老鼠。只是這場遊戲的結局還沒有揭曉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面對噶爾丹的猛烈攻勢,朝廷內部出現了很多不同的聲音。有些人開始抱怨,說西北地區離我們這麼遠,就算我們派兵過去,也不一定能成功剿滅噶爾丹,不如先觀望一下,苟且偷安。聽到這種言論,康熙皇帝頓時火冒三丈。他嚴肅地指出,只有邊境安定了,國家才能長治久安,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安穩,而放棄了對國家的長遠考慮。他下定決心,要親自率領大軍去征討噶爾丹。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二月,康熙皇帝開始組織兩路大軍。他任命和碩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由皇長子胤褆擔任副統領,率領左路軍從古北口出發。這支軍隊的參贊由內大臣佟國綱和佟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