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前呢,奕譞的表現一直都很平淡,沒什麼特別引人注目的事兒。但是呢,辛酉政變給他的人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簡直就是他人生的一個大轉捩點。他可是緊緊地抓住了這個機會,表現得可圈可點。

政變的時候,他可是積極協助兩宮太后,出謀劃策,動手動腳,忙得不亦樂乎。因為他的努力,兩宮太后對他信任得不得了。

政變之後呢,十月,奕譞就被補授了正黃旗領侍衛內大臣、御前大臣、後扈大臣、管理善樸營事務等一大堆職務。他老媽也被尊封為琳皇貴太妃,一家子都跟著沾光。十一月,他開始管理火器營事務,然後又奉命制定章程,負責操練旗營兵丁。十二月,他又奉旨協助奕訢管理神機營事務,簡直是忙得團團轉。

到了同治元年(1862),他二十二歲的時候,奉旨稽查火藥局事務,還管理崇文門正監督。同治三年(1864)七月,他二十四歲的時候加親王銜,補授閱兵大臣,調補正紅旗滿洲都統。同治四年(1865),他二十五歲的時候命其在弘德殿總司稽查同治小皇帝讀書,然後又命其辦理京師防務。十一年(1872)九月,三十二歲的奕譞被晉封親王,他兒子載湉也被賞給頭品頂戴。這對他來說簡直就是雙喜臨門啊!他在喜得貴子的第二年就一躍成為了清代的第一等王,這人生真是美得沒法兒說!

說到奕譞這個人啊,他可是個聰明絕頂的人物。雖然他受到了重用,但他並沒有得意忘形,反而更加謙遜謹慎。為了教育子孫後代,他特意寫了一個格言橫幅,掛在房間的顯眼位置,時刻提醒自己和家人。這個格言橫幅全文是這樣的:

“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兒孫禍也大。借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財也少,產也少,後來子孫禍也少。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少膽也小,些微產業知自保,儉使儉用也過了。”

這段話啊,不但是他的治家格言,更是他的人生箴言。那個時候啊,載湉剛剛出生,他老爸奕譞正處於人生的黃金時期。

載湉的生母啊,是慈禧太后的胞妹葉赫那拉氏。關於這位葉赫那拉氏啊,史書上記載得很少。她的家世啊,和慈禧太后一樣顯赫。

她們的曾祖父叫吉郎阿,字靄堂。哎呀,這吉郎阿可是個能人啊!嘉慶九年(1804)四月,他被任命為軍機處的軍機章京。軍機處這個地方啊,是清代獨有的特殊政治機構,相當於皇帝內廷的辦公廳或機要室,負責直接秉承皇帝意旨經辦一切重大政務。軍機章京就是軍機大臣的助理人員,主要工作是草擬諭旨,所以必須頭腦靈活、文筆流暢、辦事果斷。這個職位啊,因為接觸機密而且前途無量,所以備受青睞,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小軍機”。吉郎阿能夠擔任軍機章京這個職位,足以說明他是個非常能幹的人。果然不出所料啊,嘉慶十二年(1807)吉郎阿升任從五品的內閣侍讀。十四年(1809)離開了軍機處,調任戶部從五品的銀庫員外郎。吉郎阿大約在嘉慶十九年(1814)或二十年(1815)死在戶部員外郎(副局長)任上。

這個葉赫那拉氏啊,雖然家世顯赫,但她的命運卻充滿了波折。不過呢,她的後代可是出了個大名鼎鼎的人物,那就是慈禧太后!所以說啊,人生啊,真是充滿了未知和變數!

說到這位景瑞老先生啊,他可是個有故事的人哦!他出生於乾隆四十五年(1780),那個時候啊,還是個監生。不過呢,他可是個有錢人,直接花錢捐了個筆帖式。筆帖式啊,就是滿文書官的意思,主要在部院等衙門做些抄寫和擬稿的工作,差不多就相當於現在的文書。

這景瑞老先生啊,也不是個安分的人。嘉慶十一年(1806),他正式補授筆帖式,然後就一路開掛,升官發財!嘉慶十八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