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完顏不破交流完案情已是深夜,崔湜辭別大理寺眾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見遠處明堂頂樓照明燈有節奏的忽明忽暗,莞爾一笑,便躲著宵禁金吾衛來到明堂頂樓。

頂樓的觀景臺上,一名壯碩的金吾衛站在扶欄前,遠眺著整個洛陽城,旁邊的小桌擺著酒食,等著赴約之人。

“要說這洛陽城膽子最大的人,非李兄莫屬,監守自盜,擅離職守,逾越禮數,每一項罪名都是要下刑部死獄的吧?”

來到觀景臺的崔湜走到小桌前,給自己倒了一杯酒,淺嘗一口,便一飲而盡,讚不絕口的說到:

“太平公主私藏的西域醉琥珀果真是仙人飲,難怪吉祥坊裡一杯要一兩黃金,還不一定買得到。”

看到來人,扶欄前的金吾衛也走過來,倒了一杯酒,再給崔湜滿上,說到:

“再好的酒食也賭不上你這張碎嘴。”

崔湜再次一飲而盡,說到:

“李兄客氣,要不是認識了李兄,崔某也沒有這份福氣。”

被稱為李兄的金吾衛,也喝了一口杯中之酒,便放下,顯然並非愛酒之人,說到:

“李某才是倒了八輩子黴,本就是個姥姥不疼,爹爹不愛的野種,不想就因為過繼給叔父延續香火,竟被你們看上,要助某家光復李唐,要不是有狄公在,某家真以為你們不是群騙子就是瘋子。”

被揶揄的崔湜抿嘴不語,又給自己滿上一杯,才鎮定的說到:

“大唐必須是李家的,這是崔某對先師的承諾。還請殿下勇挑重任,為大唐的百姓換回一個朗朗乾坤。”

等待崔湜的金吾衛並非他人,而是武則天幼子被廢的前皇帝李旦第三子李隆基,早年被過繼給慘死的武則天長子前太子李弘,李弘死後被姑姑太平公主收養,加入金吾衛做了左軍統領。

李隆基回到扶欄前,看著腳下黑夜裡沉睡的洛陽城,若有所思的說到:

“天下本是天下人的天下,從來就不是一家之物,大唐終歸不過是個過客,而非主人,即便是太宗皇帝這般偉大,身亡之後,還有幾件事是按照他的心意在辦?就是有你們這些放不下的人,天下才會紛紛擾擾,不得安寧。”

崔湜放下酒杯,走到李隆基身邊,作揖說到:

“聖人云,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如今妖婦竊弄神器,達官貴人醉生夢死,滿朝皆是庸官酷吏,百姓日益貧乏,生不如死,洛陽城的繁華全是靠吸血大唐百姓的膏脂,殿下身為太子繼承人,應發奮圖強,扭轉乾坤,才能讓大唐的百姓重新過上好日子。”

“臣替天下人請殿下莫要氣餒,只要堅持住就有太平之日。”

李隆基嘆了一口氣,說到:

“你們口中的妖婦,可是李某的親姥姥,普天之下誰鬥得過她。”

“好了,李某說不贏你們這些長舌之人,要讓李某振作也不難,只要崔侍郎肯將令姐沈月嫁於李某便是。”

如此莊重時刻,李隆基居然開個玩笑,崔湜很是無語。

“要不,拿大唐換令姐也行?”

李隆基擠眉弄眼的調侃道。

“殿下若是喜歡家姐,自行提親便是,何必要在家國大事上開此玩笑。”

崔湜懟了一下李隆基,李隆基倒是並不在意,又接著說:

“儒家不是要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嘛?李某不也想早日有能力完成崔侍郎的願望,你當李某沒提過嗎?只是楚王有意,神女無情,心裡只有她那青梅竹馬的崔侍郎。”

李隆基看了看崔湜,又打趣道:

“也不知這沒幾兩肉的臭皮囊有什麼好的,不光月兒放不下,就連從未對男人動過心的婉兒姑姑,也是心心念唸的,一直讓咱請你去她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