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山西站情報二組留守太原的學生兵聾子,很快派外圍運用人員將王穗花索要的電臺元件送到了文城南洋旅館,這也得力于軍統山西站的雷厲風行——眼下,站長已經給情報二組立下了突破日軍“風計劃”的時間大限,自然在對其保障方面要做足工夫。

這些電臺元件,其實是為了修復窩在大榆樹山裡的中-央軍391團電臺而用的,因此一拿到手,王穗花就帶上電臺臺長,驅車直奔了君豐公路邊的那個福滿客棧。

此前,二組的女特工周怡已經在李彥的安排下,到文城火車站旁邊的北貨場打雜,替貨主看管、清點貨物,並且就被安排住在貨場內——如今的車站月臺上,每天都會從太原方向不定時地發來幾趟日軍運送軍火輜重的專列在這裡卸車;同時,火車站外又有數量龐大的日軍卡車車隊將這些軍火輜重灌上車運走。據悉,卡車車隊是前往文城以西的孝義縣的,再從那裡沿太隰公路運往瀨名師團的南下作戰部隊。女特工周怡除了記錄下這些,每天更是要留心盯防著組長交代的那列詭秘的日軍軍列是否出現。

現在,軍統女少校已經在同蒲鐵路線及其小榆樹山支線,都安放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專等那日軍軍列的現身。她本人則直接再撲豐店而去。

君豐公路旁的福滿客棧,391團特務連的兩個佯裝成牛肉販子計程車兵,一直蹲守在此。他們都曾經見過王穗花,因此走進客棧的軍統女少校一亮出信物,雙方就接上了頭。

兩個假牛肉販子士兵給王穗花傳遞了一個重要訊息:豐店城的城門又開啟了,每天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仍是北城門和南城門可以進出,但日軍的守衛和盤查更加嚴苛。

喜出望外的王穗花當機立斷,派特務連士兵進山送電臺元件,自己和臺長老劉進入豐店縣城偵察。考慮到日軍搜查很嚴,儘管有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特別通行證,他們也沒有敢冒險攜帶電臺進城,而是將裝有電臺的皮箱一併交予了特務連士兵,先行帶去391團的團部。

至此,軍統女少校終於進入了在她看來十分神秘的豐店縣城。

但她很快就失望了。

差不多一天下來,她和電臺臺長首先將貫穿縣城中心的大街走了兩個來回,沿街店面商鋪的凋敝程度令人吃驚,那場戮城浩劫所造成的災難陰影,仍然揮之不去。而離開大街轉進小巷,家家緊閉的門戶、偶爾見到的行人那警惕驚疑的眼神,都透露著毫無生機的氣息。

王穗花想,如此一座死氣沉沉的縣城,日本人究竟能在這裡做些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呢?

他們路過了原來的縣公署、如今的日軍駐屯指揮部,大門口雖戒備森嚴,但是望了望那沒有幾進深的院落,裡面應該也搞不了什麼名堂。至於偽軍蒙疆軍騎兵團指揮部所在的關帝廟,同樣平淡無奇。

但城裡的日本兵的確不少。街頭除了站崗巡邏的小股哨兵,不時都能發現成群結隊的日軍官兵在原地麇集,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打量漂亮華貴的王穗花時,明顯地不懷好意——軍統女少校並不知道,如此眾多的日本兵出現是因為原本駐紮文城的日軍聯隊長大冢康介臨時帶了兩個步兵中隊過來、參與城外掃蕩的緣故。

可更讓她無法預知的是,就在她不無失望地離開這座縣城不久,這裡的日偽軍就出現了大規模的異常調動;結果,軍統女少校與日本人突發的執行“風計劃”的一次大行動,失之交臂。

離開豐店時王穗花並沒有死心,她覺得,最好能夠在這座縣城裡搞一處落腳點,扎進去、沉下來,才有可能從中找出“風計劃”的蛛絲馬跡。但是如果亮出自己的“富華貿易公司”的身份,在一座三座大山包圍的縣城裡做洋貨奢侈品生意,未免太不切實際。

她於是想到了就在旁邊大榆樹山裡的391團,想到了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