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令人熱淚盈眶的母慈子孝(三千字大章奉上)
這裡邊的絕大部份事物,都還沒有流入民間,主要還是因為玻璃的純淨度的改良,直到近期才達到了高璋所要求的那種純淨度。
不論是用來製作平板玻璃,又或者是製作藝術品,都已然足夠。
只不過,高璋可不希望玻璃製品的大量出現去衝擊中華民族的瑰寶:瓷器的市場佔有率。
現如今玻璃這東西,高璋主要是想要拿來發財,發大財,所以高璋決定繼續苟著。
玻璃這玩意,就要搞出高附加值,再拿出來賣。
就像方才那兩件寶貝,沒個三五千貫,呵呵,老子不可能賣。
畢竟之前在那樊樓的南樓,一尊高達兩尺的透明淡藍玻璃瓶,都拍出了七千貫的價格。
所以,高璋自然也沒必要讓玻璃製品去衝擊市場。
這裡邊陳列著的,都是大大小小,造型各異的玻璃製品,這些玩意,如果放在這藏館裡邊,連人工帶物料加起來,不會超過五百錢。
可是在市面上,每一件大件,都是論千貫起。光是這一屋子過百件,高璋覺得可以換順來幾十萬貫的收入。
不過他最終的目光,落在了這間玻璃藏館的角落處,那裡整齊地擺放著十片長寬都約在一尺左右的玻璃板上。
高璋拿起了其中一片,走到了屋門口打量起來,只有當這片玻璃在太陽下仔細地觀察時,才能夠察覺到有微微的一絲綠意。
已經絲毫不遜色於後世的材質,可惜,高璋也不懂什麼是矽硼玻璃。
不過沒關係,老子不懂又有什麼可恥的呢?畢竟不是專業人士。
反正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人士去幹就行,回頭再讓薛大父子繼續搞研發。
相信總能夠搞出那種材質更優秀的玻璃種類來。
看到狀元公又開始關注那些玻璃板,薛大不由得忐忑起來。
“這些是小人剛剛燒製出來的玻璃板,不知道合不合公子您的要求……”
畢竟相比起其他的玻璃工藝品,狀元公對於其色澤,似乎沒有太過份的要求。
只需要沒有雜質還有氣泡,以及透光性優良就可以達標。
可是對於這種玻璃板,一次次地反覆的試製和改良,已經倒騰了至少幾十種配方。
每一次得到的結果就是,狀元公先是大大誇獎一番,然後告訴自己,繼續努力……
“這一批不錯……”高璋滿意地點了點腦袋。
聽到了這話,薛大的眼珠子直勾勾地瞪著高璋的嘴皮子,生怕又出現“但是”這兩個字。
但接下來,狀元公又誇了自己幾句之後,便扭頭吩咐人過來,把這十塊玻璃板帶走。
薛大的臉上剛剛露出了一絲喜色,就看到了狀元公扭過了頭來,衝自己露出了一個溫良純樸的笑容。
“但是,我還是希望薛掌櫃你能夠再接再厲,看看配方還能不能有修改的餘地,……”
聽到了這話,薛大的眼珠子都紅了,泥瑪,自己這輩子對於追求玻璃的純淨透明已經夠極致了。
結果遇上這位狀元公,比自己還要變態,咋的,玻璃能這麼透明,都已經能夠透過玻璃看清楚玻璃板對面人臉上的毛孔了你還覺得不夠清楚,要不你來?
當然,這樣的吐槽,薛大頂多也就只敢在內心腹誹而已。
畢竟這位狀元公可是自己的後臺東家,想想現如今,自己一家子,僅僅靠到手的分紅,身家就已經是過去的十倍還不止。
而那些分紅,還主要是來自於自己開發出來的那焦炭銷售。
這位狀元公的腦子,果然不是一般人,自己開發那焦炭,只是為了搞玻璃,結果人家狀元公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