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氣。可是,她沒想到一向沉默寡言的舅舅,竟然看穿了她的小心思。這些年來,她唯一的心結就是母親當年拋棄她一走了之。多年來,她一直想找到母親,當面質問她為什麼如此狠心。為了一個男人,她竟然拋棄了自己的親生女兒,這些年從未回過朗村見她一面。
“嘉怡,我知道你心裡惦記你媽,可她的心裡根本就沒有這個家。當年你已經八歲了,有些事情你應該還記得。你爸剛走沒幾天,她就跟吳清遠那個混混跑了,一跑就是許多年,從來沒有回來見過你一次。就算你找到她了,又能怎麼樣呢?罵她?打她?恨她?怨她?還是去法庭告她?
嘉怡,不值得,有些人她就不配成為母親。你聽舅舅一句勸,大學畢業了就回來將釘金繡這門手藝發揚光大。舅舅指望曉丹是不可能的,她性格粗枝大葉,只喜歡看小說,聽說現在開始寫小說,不知道在搞什麼名堂。曉陽是個男孩子,我不希望他跟我一樣,一輩子只會做衣裳。這個行當裡面出了一個梁光耀就夠了,曉陽的前途不該是我的延續。
嘉怡,你不一樣,你是我看著長大的。我雖然是你的舅舅,某種意義上,也可以是你的父親。舅舅沒本事讓現在的年輕人喜歡新中式裙褂,你們年輕人最瞭解年輕人,未來釘金繡的傳承、改革、突破,舅舅希望你能挑起這個大梁。你回去想一想,不用急著回答我,想好了來我店裡。”
張嘉怡走在朗村的青磚石板路上,看著這座“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它保留了規模最大極具嶺南特色的廣府古村落,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早年間就形成了民間的婚俗村落。過去,附近村莊甚至更遙遠的地方的人,家中有婚嫁喜事的,都會來找舅舅定做龍鳳裙褂。村裡還有租賃花轎的、做禮擔、喜糖、嫁女餅等婚嫁喜事用品,在廣州嶺南一帶已經形成了氣候。這幾年西方文化滲透進來,年輕人開始趕熱潮,追求西方婚禮,舅舅的裙褂生意一落千丈,但是舅舅一直在堅守。
裙褂是粵繡中的獨特繡法,又稱之為釘金繡。上世紀20至30年代,裙褂開始在民間興起。一直到上世紀60年代出現全紅裙褂,自此裙褂便成為了嶺南一帶婚嫁必備主流。
嘉怡是從外婆口中得知,舅舅五歲那年跟隨師父苦心學習刺繡,12歲就已經可以獨自一人完成裙褂的製作。18歲那年舅舅的師父肩周炎誘發出眩暈症,走路摔了一跤駕鶴而去。從那以後,舅舅回到朗村,自成一家,勵志要將師父傳承手藝釘金繡做大做強。
夢裡,突然下起一場大雨。風一吹,雨水劈頭蓋臉砸向舅舅家中的房梁。廚房裡香氣撲鼻,外婆身上繫了一件藏青色的粗布圍裙,“嘉怡啊,外婆今天做了白斬雞,兩隻雞腿都給嘉怡吃,別告訴曉陽那隻饞貓。你舅媽慣著他,前天還帶他去了肯德基。嘉怡有外婆疼,等外婆賣了嫁女餅,也帶嘉怡去吃肯德基。”
嘉怡眼圈一熱,明知故問道:“外婆,你為什麼對嘉怡這麼好?”
“傻孩子,曉丹和曉陽都有爸媽疼,你只有外婆呀!”
“外婆,我媽為什麼不回來看我?她是不是真不要我了?”
外婆眼眶一紅,心一橫,緊緊摟著嘉怡安慰,道:“你媽不是不要你,她跟你爸......去那邊會合了。”
嘉怡知道母親根本沒死,村裡有人在廣州打工,回來說見過她母親幾次,聽說母親已經有了一個兒子。
當年父親屍骨未寒,母親就和她的青梅竹馬初戀重修於好,二人離開了朗村。多年來,母親毫無音訊,也不曾往家裡寄過一分錢。每次舅舅和外婆吵架生氣時,舅舅總會說一句,“媽,您別再惦記那個沒良心的東西了,就當她已經死了。她自己的親女兒都不要,怎麼可能回來看望您.......”
夢裡,嘉怡看見了母親,母親紅著眼睛,“媽,嘉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