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末,衛鉉率領大軍已經來到淶源縣淶水鎮。淶水鎮距離淶源城還有六十多里。這裡是小河眾多、灌溉便利丘陵地帶,方圓數十里都是農田和森林,並且和淶源城連為一片,故而這一帶成了燕州南部農業最發達的地區。不過該死的戰爭讓這片富饒的國土荒無人煙、農田荒蕪。

衛鉉先後接到衛雷、若干惠的軍情。不久前,他又聽說若干惠、衛雷成功掌控淶源城,於是下令就地休整,不再繼續前行。而是休整過後,直取北方的東代城。

按照衛鉉等人之前定下的戰略,他們準備將下一場戰爭放到燕州昌平郡和平原郡之間潘縣。但是杜洛周擁兵七萬餘人,其中的四萬五千名是從邊軍變化而來的精銳。

這支軍隊能征善戰、裝備精良,實非賀六渾麾下的疲兵能比。不過幸運的是杜洛周現在兵分兩路:一路由尉景統率,在平原郡以北的廣寧郡雞鳴山與燕州刺史王椿率對峙。

另一路就是杜洛周為首的主力了,其麾下軍隊計有四萬五千餘人。他為了攻克元彝坐鎮的平原郡治,又從東方的安州調來兩萬邊軍;至於柔然什麼的,已經完全不在乎了。如今的杜洛周以平原郡治以南的潘縣涿鹿城為後勤重地,令妻兄尉遲本我、常景之弟常策率一萬精兵和一萬雜兵鎮守。

也就是說,只要上黨軍拿下東代城,下一個目標就是涿鹿城。然而涿鹿城和杜洛周的軍營之間的距離只有二十多里,一旦上黨軍圍攻涿鹿城,杜洛周很快就能支援,根本不能神不知鬼不覺的將之攻克。

淶水鎮一棟大宅改成臨時中軍大帳,衛鉉嫌正堂狹窄悶熱,就把議事堂放到堂前院子。

“都督,達奚將軍等人固然考慮周全,也有希望攻克東代城。可是我們和東代城相距兩百四十多里。而潘縣涿鹿城到東代城僅僅只有一百二十多里。若達奚將軍拿下東代城,只怕我軍救援不及啊。”說話的是北靈丘郡丞侯淵,他把殘破的飛狐陘大營交給殘兵之後,也帶三千騎跟來了。

衛鉉雖然決定把大功讓給他;可他很會做人,一直將自己擺在衛鉉下屬的位子之上;但是從品秩上說,侯淵也確實遠不如衛鉉。

“侯將軍說的是。”衛鉉肯定了侯淵的看法,接著說道:“我已任命堯雄為前鋒主將、韓軌為副將,又讓陳元康、杜弼擔任行軍司馬。他們在半個時辰之後,就會率領驍勇軍、揚武軍北上。”

眾人左右看了看,果然沒有發現驍勇軍、揚武軍一眾將領,也沒有看到陳元康、杜弼。

衛鉉繼續說道:“前鋒直指東代城,途中又不用作戰,估計要比達奚武到得早;雙方加起來的話,便是一萬三千餘騎,他們足以應對一切變數了。此外我還讓他們儲存實力為上,能否佔領東代城一點都不重要。所以他們不會傻乎乎的用騎兵強攻城池,也不會在大敵來臨之時,用騎兵守城。”

“哈哈……”眾人都笑了。他們都知道騎兵的優勢是在野外作戰,要是達奚武、堯雄、韓軌用精騎攻城或守城,那真是讓人不知應該怎麼講了。不過三人既是用騎的高手,又有衛鉉命令,自然不會犯傻。

“與他們相比,我更擔心整場戰役。”衛鉉環視一週,又道:“任城王的死士給我送了一封求援信,他的處境十分艱難,希望我們儘快馳援。”

元彝求救是一回事,關鍵是元彝在信的最後很仗義的提醒衛鉉,他說杜洛周、葛榮造反絕對不是偶然,如果沒有朝廷要員、名門世家支援,兩者根本不可能發展這麼快。

衛鉉看了書信幾遍,又想到魏朝支柱元深、元融活生生被坑死,廢物一般的源子雍反而得到重用;這讓他不由得懷疑朝廷有人想要推翻魏朝。

最先,衛鉉懷疑的物件是胡太后,然而很快就否決了;因為他結合歷史和現實分析之後,知道史上為魏朝而死的胡太后比元氏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