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急報抵京 (第1/2頁)
鼎定南北朝創世中文網 碧海思雲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洛陽皇宮成武殿,只有重臣、宗親參與的小朝會已經持續兩個多時辰,今天的朝會針對性極強,主要是聽取重臣彙報關中情況。
早前,有人建議胡太后遷都長安,他們認為長安所在的關中外有四塞之險,內有八百里秦川,只要憑藉少許兵力就能守住關中,而關中所擁有的土地和人口,又足以支撐王朝對外擴張。所以自秦以來,就出現一種固定思想——那就是誰佔領可攻可守的關中,誰就能統一天下。
而後,他們又說魏朝如今國事艱難,烽煙四起,四面受敵的洛陽已經不安全,若是遷都長安,將是進可攻、退可守。
對於諸如此類的建議,胡太后其實動心了。只不過關中也是烽火不斷,叛軍兵鋒直指長安,情況遠比洛陽惡劣。她也只能在表面上不置可否,甚至在遷都之論風傳洛陽的時候,還派人張貼榜文,加以駁斥。可她在平叛方面仍舊有了側重,不但加派精銳大軍進入關中平叛,還時刻關注關中戰事。只要成功平定叛亂,遷都的議程立刻就會出現。
相對來說。更加惹人注目的、轟轟烈烈的河北的戰事,反而處於其次。
酈道元將一封奏疏交給待命的元季聰,隨後向胡太后行禮:“啟稟陛下,微臣此次入關,主要去了華州華山郡,雍州馮翊郡、京兆郡、咸陽郡,這四個郡不受戰火荼毒,微臣因此清查四郡治下各縣,然而八成以上的官員都與叛軍有著或明或暗的聯絡,這些亂臣賊子罪證確鑿,已悉數捉拿下獄,只等陛下下旨定罪。”
酈道元提到的四郡一直在朝廷掌控之中,而雍州京兆郡更是長安之所在。殿內重臣、宗親雖然有所準備,但是當他們聽到“八成以上官員都與叛軍聯絡”,仍舊感到震驚以及難以置信。若酈道元言之不差,剩下的“一成多”官員只怕也沒有一個乾淨。
之所以“乾淨”,要麼是手段更加隱諱,要麼是級別不夠,從而導致時間有限的酈道元暫時查不出來。
胡太后從元季聰手中接過奏疏觀看,只見寫滿了密密麻麻名字,以及簡明的勾結叛軍的罪證。除了官吏及其親朋好友以外,還有名門世家和地方豪強;只不過酈道元估計是擔心影響太大、擔心他人洩密,故而沒有將具體的名門世家和地方豪強記載奏疏之上。
胡太后能夠理解酈道元的顧慮,她也不敢把矛盾擴大化;如果頭腦發熱的把關中名門世家和地方豪強牽扯進來,受到威脅的他們一定會撕破面皮,然後動用家兵控制四郡各縣,再和叛軍連成一體。
今後平定叛亂,再去清算也不晚;但現在,她也只能視若不見、置若罔聞。
不過她還是發現一個關鍵:酈道元入關的另外一個任務是聯合軍隊拿下叛軍高層留在雍州各郡的家眷,只是上面一個都沒有寫,於是問道:“酈卿,為何上面沒有叛軍重要人物的家眷?”
“陛下!微臣趕到關中之時,叛軍家眷已經銷聲匿跡、人去樓空;微臣只好根據一些線索和民間舉報調查這些問題官員。”酈道元停頓一下,又道:“很顯然,定然是有人事先走露訊息,通風報信。”
胡太后心中大怒,目光凌厲的看向在座數十位重臣。
眾臣目不斜視、默不作聲,但是他們一點都沒有感到奇怪,朝廷有人通敵實在太正常了:內奸即便是盛世都是屢禁不絕,更別說是岌岌可危的現在了。
霎時,殿中針落可聞,氣氛異常凝重。就在此時,一名當值宦官匆匆入殿稟報:“啟稟陛下,上黨行臺衛都督送來八百里加急軍情。”
八百里加急是指信使一天奔跑八百里,也不是做不到,但是要求極高:首先要求信使騎術精湛,擁有足夠精力體力,其次是沿途驛站必須提供良馬。河北大地雖然沒有完善的驛站體系,然而定州、瀛州、殷州、冀州、相州各郡縣的官府都在肩負著驛站的使命,從